心经 华严经 楞严经 金刚经 法华经 阿弥陀经 六祖坛经 观音经 药师经 大藏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佛遗教经 普贤菩萨行愿 四十二章经 八大人觉经
您的位置:国易堂 > 佛教 > 佛经大全 > 心经 >

心经 即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014-05-12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心经
心经 即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书    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又    名若波罗蜜多心经
 
梅湘涵小楷心经册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
 
梅湘涵小楷心经册页2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2内容阐释
 
 
经名
 
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1]。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般若”为梵语音译,指通达妙智慧;
“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
“蜜多”为梵语音译,意为无极。可联想比如蜜蜂采花酿蜜,能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内容所探讨的主体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
“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入的经历或见解,借口述语言或文字记载来传承后世,以供人们做为参考指引。
经文
 
心经经文以“观自在菩萨”开头,以“菩提萨婆诃”结尾(萨婆诃本为祝颂语,亦有观自在的意思,与经文开头相呼应)。 “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经全文关键字词之一。
3起源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先说四圣谛,即苦集灭道。灭谛中提及涅槃,为了阐释涅槃的内涵及意义,佛陀更深入说明空性之理。第二转无相法轮,借由对空性的认知,证明烦恼是可以断除的,从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无自性。有些论师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对无自性再做解释,第三转善分别法轮的《解深密经》、《如来藏经》、慈氏菩萨的《相续本母经》,详细说明心的体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般若经》及诸部般若,为佛陀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说,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传的经论中经常提到:“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
《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槃,即无上的菩提果位。因为解了空性贯穿三乘,故解空被称为三乘之母,诠释它的般若经亦称为母般若。《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2],故名为《心经》。
佛说《心经》的缘起,是在灵鹫山中部,为诸菩萨声闻弟子所围绕,当时观自在菩萨正在观修般若波罗密多、专注思惟观修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心经主要内涵是舍利子与观自在菩萨有关空性的问答。佛出定后,认可菩萨所说,欢喜赞叹。
心经内涵可分两种,显义与隐义。显义为观空正见,为龙树菩萨的《中论》所阐释。隐义则为现观道次第,间接显示空性所依的有法,为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所诠释。
有学者认为《心经》经文结构之来源,大部分出于《大般若经》第二会观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习应品第三)。“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一段,出于《大般若经》第二会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劝持品第三十四。咒文则出于《佛说陀罗尼集经》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罗尼第十六。故《心经》是出自《般若经》的精髓,附加密咒真言,同时奉请观自在菩萨为其说法主,才完成现今《心经》组织的型态[3]。
《大般若经》中所开示之般若法门是专为已发菩提心之众菩萨们所宣说的。其最重要的观念在于以空性智慧觉悟诸法实相(即一切外在事物的名相,皆是自心的虚妄分别而已),既不体证、进入涅槃而自愿生生世世轮回生死救度众生,其行为看似有违一般所认知的脱离轮回观念,而实际上这才是《大般若经》开悟菩萨的主旨所在。因为以慈悲喜舍之心平等救护一切众生才是真菩萨行,而自己逃离生死轮回却弃众生于不顾则有违菩萨自度度他之初衷誓愿。
在《大般若经》中数度出现 “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诸有情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与 “观诸法皆空,不舍一切有情”字句。此即表示若离开对众生的慈悲济度,则一切修行的意义则大打折扣,不能最终成就无上菩提正果。
4版本
 
 
《心经》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译成文种最丰富,并最常被念诵的经典。有广本及略本两种本子。广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至今仍不断有新的译本出现,下面列出部分重要版本。
梵文本
 
 
日本法隆寺藏两片贝叶经钞本[4]
日本法隆寺贝叶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梵文本《心经》,原本现收藏于东京博物馆。相传此本原为迦叶尊者手写,后由菩提达摩传给慧思禅师,再经由小野妹子于推古天皇十七年(西元609年)传入日本[5]。净严和尚于1694年以梵文悉昙体手写抄录。穆勒(Max Muller)于1884年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传至欧美国家。1957年及1967年,孔睿校订梵文本。
 
伯希和收集的梵文心经[6]
巴黎,菲尔(H. L. Feer)校订之梵文本。原本现藏于法国巴黎帝国图书馆,Catalogue No.967,为梵藏汉蒙满五本对照本,其梵文为兰札(lan-dza)字体。
汉译本
 
中国历史上,至宋朝为止,可考的至少有11次汉译,现存9本。
《摩诃般若波罗蜜咒经》 吴·支谦译 缺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402-413年)略本 存
 
梅湘涵小楷心经局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玄奘译(649年)略本 存
《般若波罗蜜多那经》 唐·菩提流志译(693年)缺
《摩诃般若髓心经》 唐·实叉难陀译(695-710年)缺
《佛说波罗蜜多心经》 唐·义净译(695-713年)略本 存
 
梅湘涵小楷心经局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别本 唐·法月译(初译)(738年)广本 存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法月译(重译)(738年)广本 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般若共利言等译(790年)广本 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智慧轮译(847-859年)广本 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法成译(敦煌石室本)广本 存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宋·施护译(980-1000年)广本 存
其中以玄奘法师汉译本流通最广,共260字。其译本内容约有20处与今日所见的梵文本不同。日本通行的汉译本共262字,比中国通行本多了2字,即“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中的“一切”。
唐代义净的汉译本,在咒语后有一段不同一般译本、独有的流通分,描述读经的功效[7]。有些学者认为此版本可能是玄奘汉译本的误用,因此《大正藏》未收录,但日本存有此本的抄本。
依藏文本汉译的有:
《大内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清康熙据西藏番字旧本译。依此版本,雍正皇帝御制《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藏满蒙汉对照版,雍正元年十二月初八日制成。
1948年贡噶呼图克图于上海依藏文本作汉译本《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梅湘涵小楷心经
1994年方广锠依《敦煌遗书》的《心经》异本作修订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8]。
依梵文本所造的汉字音译本有:
敦煌遗书S2464号“观自在菩萨与三藏法师玄奘亲教授梵本不润色·《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9],及S5648号。白石真道曾将此本还原成梵文。
房山石经藏不空汉字音译本[10]。福井文雅曾将此本还原成梵文
房山石经藏慈贤汉字音译本[11]。福井文雅曾将此本还原成梵文
 
梅湘涵小楷心经局部
宋·兰溪大觉禅师,汉字音译本[12]。此本于西元1246年(宋·宽元四年)。
《玄奘感观音亲授记梵文心经》,此本引自愣严解冤释结道场仪,为明清时期云南阿咤力僧常用之科仪,不为历代《大藏经》所收,底本藏于云南图书馆。[13]
藏文本
德格版《西藏大藏经》中,有两种明显不同的译本。其一是由印度堪布无垢友(梵Vimalamitra)及译师宝车(藏Rin chen sde)比丘所翻译,经名《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归入续部。另一版本,经名《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者佚名,归入般若部。均为广本。
敦煌藏文文献中,有第三种藏译本,经名《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略本,收录在《敦煌大藏经》中,有20种抄本,内容大致相同。
英译本
 
最早的英译本是毕尔(Samuel Beal)于1864年依玄奘汉译本所译。
穆勒(Max Muller)于1884年将梵文本转写成天城体及罗马拼音,并首次将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译成英文传至欧美国家。穆勒转译时间早,且当时英文的佛教用词尚未固定,故此译本以今日标准看并非佳作,但这无损于穆勒在心经研究史上的地位。
1957年及1967年,孔睿(Edward Conze)校订广本及略本梵文心经,并译成英文。孔睿是二十世纪欧美研究般若经典最出色的学者,其心经译本几乎被当成标准本,地位等同玄奘译本在汉字文化区的地位。
其他语文译本
 
其他语言译本多依梵文本、玄奘汉译本、藏文本而译。
德译本:1960年何内等三人(I. B. Horner,D. Snellgrove,A. Waley)依孔睿校订本及略本梵文心经,译成德文。
1982年法勇比丘(Bhikkhu Dharmaviro)依玄奘汉译本作德译本。
法译本:1984年吴其昱依玄奘汉译本作法译本。
日译本:1972年松原泰道依梵文本作现代日语译本。1977年榊亮三郎依法隆寺修订梵文本作日文意译本。1988年白石真道依修订梵文广、略本作日译本。昭和16年,高岛米峰、清泉芳严依法月、般若共利、智慧轮、施护、法成等汉译本作日译本。昭和52年,寺本婉雅依藏文本作日译本。
俄译本:1989年,切连契耶夫(Terentyev A. A.)作俄译本。
韩译本:1994年,越祖,宋醉玄著《般若心经讲论》,依鸠摩罗什、玄奘、法月等汉译广、略本心经作韩文音译及意译。
越南文:净行法师依玄奘汉译本作越文音译及意译本。
荷译本:Rob Janssen依梵文本作荷兰文译本。
5相关疏注
 
 
由印度论师所造的《心经》释论,现存于《西藏大藏经》的有八篇:
《般若心经注·密咒道释》,吉祥狮子撰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无垢友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莲花戒撰
《般若心经注》,阿底峡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义遍知》,摩诃阇那撰
《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法义明灯》,金刚手撰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善军撰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智友撰
中国历代高僧大德对心经的疏注甚多,以下举例部分最通行的版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唐·窥基撰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唐·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般若心经疏》 唐·靖迈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唐·法藏撰
《心经直说》 明·德清撰
《心经说》 明·紫柏撰
《心经要解》 明·智旭撰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fjqj/xj/7428.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全文及译文精解
《心经》的来历
《心经》结构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