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禅师 佛学入门 佛教七宝 佛教咒语 佛教手印 佛教书籍 菩萨 罗汉 观音
您的位置:国易堂 > 佛教 > 佛教大全 >

成长期的佛教与中国文化

2013-02-13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佛教大全

佛教的成长期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第二阶段,佛教的成长期,从两晋到南北朝。那时通过陆上的丝绸之路,从天山南路到中原北部,海上的丝绸之路由南海到广东江浙一带,印度的一些高僧大德或者单独来,或者是联袂而来。中国的高僧或者单独去,或者联袂而去,都不少。中国出家人慢慢多起来了,寺庙规模也慢慢大起来了。

在晋惠帝的时候,印度两个大德,竺叔兰和无罗叉来到长安译经,译出了中国第一个汉人和尚朱士行所求得的一部经,叫《放光般若经>,它是中国僧人西行求法所得的第一部梵经。这个时期是大弘般若之学。我们知道两汉的经学(盛行),魏晋南北朝的玄学(盛行),这玄学当然讲的是道学,讲清谈讲玄啊,是道家的东西。佛教传进以后,遇上般若学,谈玄说妙呀,用般若来谈了,玄之又玄,所以当时讲般若的,所谓“六家七宗”呀,使般若道理越讲越明。

成长期佛教,我们说分南北朝,北朝那个时期着重于修持,南朝着重于讲义理。

那时候,像鸠摩罗什,魏晋南北朝一些髙僧大德呀,地位就像现在的核专家、原子能专家,很受重视的,你这个国家抢,他那个国家也抢,作为国宝来看的。鸠摩罗什就是被两个国家抢,最后苻坚把他抢到手。

鸠摩罗什为中国翻译佛经是最多的。玄奘以后翻译的经叫新译经典,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叫旧译经典,鸠摩罗什是旧译的代表。这时魏晋南北朝,除了鸠摩罗什,先后有法显、道安、僧肇、佛图澄、慧远,这些一般为旧译大师,为以后的新译打下基础,另外也为成熟期的佛教开宗打下了基础。

我讲传入期的佛教特点是请进来的,那么成长期的佛教有什么特点?就是佛家和儒家、道家论战,看竟究哪个道性髙明。论战,这是佛教在成长期一个突出的特点。这个论战就是佛教文化在中区、在中层跟中国传统文化相交锋。这期间还出现了“三武一宗”的法难,佛教被朝庭用政治力量摧毁,但是不久它又兴盛起来了。

宗教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头脑中世界观的问题,对付宗教用行政命令的手段,用人为的办法想把它消灭,古今中外一再证明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讲宗教是自然消亡,产生宗教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消失了,宗教才会自然消失。对佛教来说,韩愈的办法人其人,庐其庐”,把人抓起来,把庙刨了的那个办法,还有像“文化大革命”对佛教的迫害,包括对其他宗教摧残,都是这样子,把经书烧掉了,把和尚赶出庙,在一时好像达到什么作用,其实这样来消灭宗教,是最愚蠢的事情了。1958年温州地区搞无教城市,做没有宗教的试验,结果文革以后,温州信基督教的以前只有几万人,现在温州一个地区就有几十万人了。

佛教虽然在中间碰到“三武一宗”法难,但最终佛教跟懦家、道家展开争论。因为北方重形式,修塔建庙的多,南方比较重义理,所以争论大部分在南方展开。在《弘明集》等书有很多记载,讲佛家与儒家的辩论,讲佛家与道家的辩论。比如“夷夏之争”、“佛道二教优劣先后之争”,这是道家与佛教论战。佛家与儒家争论,比如,刹度出家是孝还是不孝之争,沙门拜不拜土者之争,再有就是争论身灭不灭,肉体死了还有没有灵魂,争论有没有因果等等,这都经过争论的。

论战的结果呢,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三家论战,佛家与道家论战的结果,是促进了道教的发展,也促进了道家思想体系的完整性。懦家和佛家的论战,产生了儒生信佛,产生了学佛的“居士”和信佛崇懦的“儒林”。

三教大论战,最后形成了三教归一的思想,即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家合一的思想。不但出现了三家合一的理论,而且出现了三家调合的一些实践。正是两种文化在中区、在中层互相交织,经过论战就形成了:你吸收我的东西,我也吸收你的东西,儒家、道家吸收了佛家的东西,佛家也吸收了懦家、道家的东西,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种文化变成了交替性的文化、互补性的文化。交替性文化,比如说玄学,本来两汉经学盛行,魏晋南北朝经过这样的交融,玄学就代替了经学,后来佛学又代替了玄学。互补性文化,儒家现在有佛家的东西,道家有佛家的东西,佛家同样的也有懦家的东西,也有道家的东西。

所以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的佛教成长期有个特点,就是佛教传到中国是经过论战而成长起来的。

分类标签:佛教中国文化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fjdq/831.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佛教七宝:自在人生就在忍
佛教思想:懒惰能逼“小狗说话”
佛教思想:幸福与贫富无关
佛教故事:烦恼时打酱油还是吃茶去
佛教故事:在生活中遇到我是谁
佛教智慧:打开心灵之窗高唱快乐之歌
佛教智慧:蔑视困难的人在黑衣中也会露出笑容
佛教智慧:快乐源于自身你想快乐就会快乐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佛教人生:人生不过是一次因缘聚合,了悟缘起
产果期的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思想:幸福与贫富无关
攀比像吗啡让人欲罢不能
释迦牟尼的一生
佛教智慧:打开心灵之窗高唱快乐之歌
四众与七众,佛教信众的种类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