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末,出版了潘子端(署名“水绕花堤馆主”)著的《命学新义》。其中第一部分“水花集”,可以说,是命理学史上出现的将现代心理学分析引进八字研究领域第一次尝试。
潘子端,号水绕花堤馆主,安徽泾县人。1932 年出版了《滴天髓新注》。1937 年冬完成了《命学新义》。《命学新义》内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为水花集。在水花集中,潘应用了当时西方精神分析派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八字命理中的六神和八格。
精神分析派心理学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弗洛伊德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西方心理学派别。这个学派并不是发端于心理学本身,而是发端于精神病学。奥地利的阿勒德和瑞士的荣格 ,都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由于弗洛伊德早期过度强调性本能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使原先追随他的阿勒德和荣格先后脱离出去,自立新说。针对弗洛伊德强调的性欲冲动在人的生活中所具有的无比重要的作用,阿勒德提出,个人的生命都具有摆脱自卑感、追求“优越性”这样的总日标,因此,支配人的一切活动的并不是性的本能冲动,而是争取权力以实现这个总目标。为了说明弗洛伊德和阿勒德对事物看法的相反途径,荣格提出了“外向型”和“内向型”的概念。他指出:
弗洛伊德的基本程式是性,它表达了最强劲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对阿勒德来说,是主体的权力,正是这个权力保证他最有效地反对客体,让他处于切除了任何联系的岿然不动的孤立状态。弗洛伊德希望本能的能流可以不受干扰地流向客体;而阿勒德则希望切断客体的迷惑,不要让自我窒息在抵御的盔甲中。因此,本质上,弗洛伊德的看法是外向型的;阿勒德的看法是内向型的。
所谓外向型,是指心理能量的外向转移,即心理能量指向客体的外向运动,其结果是沉浦于客体(比如弗洛伊德理论中性的对象),也就是说,主体对客体有直接的依赖性。所谓内向型,是指心理能量的内向转移,即主体的兴趣不在客体内部发生作用,而是退回到主体的过程,因此主体像一块磁石-样,始终是中心(比如阿勒德理论中因个人对“优越性”目标的追求而力争和贪享的权力)。因此,外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外部,经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和感兴趣。这些人心情开朗,善于交际,但他们不愿冥思苦想,而要倚靠他人或活动来满足个人的情绪需要。他们善于在群体活动中表达白已的情绪和情感。而内向型的人,很少向别人显示自己的喜怒哀乐。在情感方面,他们经常自我满足,珍视自己内心的体验。他们一-般不愿在大庭广众下抛头露面他们做事深思熟虑,但往往缺乏实际行动。荣格认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不过是程度问题,是就其主导性而言的。
荣格进一步引进四种心理机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思维是一种渴望理解事物的理智功能;情感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功能;感觉是一种感官知觉;直觉是一种直接地把握到的而不是作为思维和情感的结果所产生的经验或体验。”它们跟外向型和内向型组合起来,便构成了八种个性性格类型:
外向思维型.外向情感型、外向感觉型、外向直觉型;
内向思维型、内向情感型、内向感觉型、内向直觉型。
这就是荣格的性格类型学说。
在水花集中,潘子端把荣格的八种性格类型直接引入了八字命理学中,把它们跟格局理论中的八格匹配起来。他说:“欲识性情,须明八格。八格定于月令。八格者:正财、偏财、正印、偏印、正官、七杀、伤官、食神也。古人定格之意,实由情性以察人生之成败,与欧战后新兴之精神分析学相同。精神分析学分人类心理定型(Psychictypes)为四种,再按其内向、外向性质析而为八。兹列一表,以备对照:
由于翻译名称不同的缘故,表中“思想”即上文中荣格学说中的“思维”;“感觉”即“情感”;“知觉”即“感觉" ;只有“直觉"仍是“直觉"。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bzml/9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