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卦详解 革卦运势 革卦故事 革卦智慧
您的位置:国易堂 > 周易 > 周易全书 > 革卦 > 革卦故事 >

城濮战晋文受策,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2013-04-14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革卦故事

城濮战晋文受策,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爻解】此为革卦的第六爻。这是说:君子的变革,如同豹子在秋天换毛以后身上色彩更加斑斓。小人改变态度,表示顺从变革了。前进会有凶险,留在原地守住正道便古祥。《象传》说:“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而,顺从君也。”上六阴处阴位,至柔不中,豹变的“文蔚”也不如虎的“文炳”,所以上六能有些作为,但不一定很大。因为君主贞守中正之道,小人也顺从变革,所以变革会巩固发展下去。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故事】公元前634年,晋、楚两国为争夺霸权在城濮交战。前一年,宋国背楚投晋,楚成王率军围宋。晋文公领兵攻楚的盟国曹、卫以救宋。

晋兵破曹,俘虏曹国国君。楚成王急命主将子玉撤回包围宋国的军队。子玉却派使者回报楚王,要同晋军决一死战,如果不能取胜,甘愿受军法处置。

宋成公派大夫门尹般向晋求救。晋文公按谋臣计策,命宋大夫把宝玉重器礼物分赠齐、秦两国,挑起两国对楚的不满,从而孤立了楚国。

楚国主将子玉派部将宛春出使晋,想以反间计,使宋、曹、卫三国怨晋。晋将先轸设计,私下许诺曹、卫,以离间楚与曹、卫的同盟,再扣留来使宛春激怒子玉,使子玉移兵攻晋,楚对宋的包围便自动解除。

楚国主将子玉果然被激怒,撤了围宋之兵,纠合陈、蔡、郑、许大军,直逼晋军大营。

晋文公下令晋军后退,先退三十里,再退、再退,直退到九十里以外的城濮,方才安营。三十里是一舍,这就叫退避三舍。

这时,齐孝公、秦穆公也各派大将率兵,在城濮驻扎;宋围已解,宋成公也派兵,协同晋军,准备与楚国作战。

楚军见晋军向后退避,各有喜色。楚将斗勃建议回师,并向主将重提楚成王“切勿轻敌”的告诫。

子玉不听。晋军已退避九十里,晋文公见已经履行了当年的诺言,便令晋军分别与友军联络,协同秦军攻楚左师,同齐合攻楚右师。中军直攻充楚前队的陈、蔡军队,击溃陈、蔡军队,又以伪装后退,引诱楚军进人埋伏圈,楚军大败,主将子玉拔剑自刎。从此,楚军不敢北进,中原各国纷纷离楚归晋。

周襄王驾幸践土(今河南荥泽)。晋文公献上楚俘千余人,被甲之马百乘,并得到周襄王的策命,成为中原的盟主。

城濮战晋文受策,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人生启示

春秋无义战。城濮之战有两个特点:一是楚国主将子玉骄狂刚愎,不听告诫,使楚军由胜而败,证明骄将必败的真理;二是晋文公实现从前对楚王的承诺,对楚军退避三舍;胜楚以后,晋文公继兴兵勤王之后,再次昭示拥周定霸中原的大信于天下,从而使周襄王和各国诸侯都信服晋国。君子豹变,此之谓也。

分类标签: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64gua49/gs/2186.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燕王待机乃靖难,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
明帝守光武成法,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赵武灵胡服骑射,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霍光有孚废昌邑,九四:悔亡,有手改命,吉。
刘秀三就立东汉,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
城濮战晋文受策,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