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周易》?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淸《周易》的内容和用途。《周易大传》说得很明白:“《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系辞上传》)意思是说,《周易》的内容非常广博,无所不包,概括起来不外是三道,即天道、地道和人道。换句话说,就是讲宇宙和人的基本道理。因此,它的用途很明确,就是要概括字宙和人的规律,用来开通物理,成全事务◊这样,圣人就可以用它来沟通天下人的思想,成就天下人的事业,夬断天下人的疑惑了。
人人都可以当圣人。圣人以天下为己任。我们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学习《周易》目的在于掌握《周易》瑰宝,弘扬中华文化:一、学习《周易》阴阳哲学和整体哲学。这是对立统一规律和系统论的胚芽。综观哲学史,归根结蒂就是人类的认识史。古代人整体而又笼统地把握自然,初步形成了事物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下运动变化的辩证观点,但往往停留在直观和猜测的水准上,缺乏科学实验手段,又常常用幻想和臆测指向未知,因此带有很大的笼统性和模糊性。近代人创造了科学实验手段,对局部进行精密的分析,克服了古代人认识笼统性的一面,而带有形而上学性。现代人既要古代人认识的整体性,又要近代人认识的精确性,这表现在哲学上好似现代哲学向古代的复归。究其实质,是否定之否定,即认识不是回到圆圈的原点,而是在螺旋上升。在此认识背景下,周易哲学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近代辩证法大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Hegel)非常赞叹《周易》的辩证法,他说:“《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哲学史讲演录》)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领袖玻尔(N.Bohr)为了对海森堡脷不准原理进行哲学解释*于丨927年建立了互补原理。他于1936年到中国来讲学时看到了酷似阴阳鱼的太极图,惊叹中国在几千年前就有阴阳互补思想了。他回国后把太极图作为他的族傲勋章的中心标记。
天人关系是哲学的重大命题,古代人从人崇拜天的蒙昧状态进化到天人合一。《周易大传》主张天人调谐,提出了难能可贵的人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的两点论;近代人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盲目征服自然,结果往往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被破坏等恶果;现代人似乎是重新拣起古代人的思想武器,实质是在更高层次上实行人类和自然界的统一。周易哲学的阴阳平衡和天人调谐的观点肯定能给我们现代人以思想启迪。
此外,《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足以激励我们要自强不息,要宽以待人,这集中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和宽容精神。
任何人,不论你从事哪个专业的学习或工作,都离不开哲学(世界现和方法论)的指导。希望大家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尽情吮吸周易哲学的精华,开拓思维,增长智慧。
二、结合自己的专业,发掘与发挥《周易》的思想,努力开创出新的思路或新的成果,是小小的创见或创造也好。
《周易》犹如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储存者人类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种种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可以充分为我所用。正如淸代《四库总目提要》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事实的确如此。这里只是简单举几个例子:
(1)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兹在发明电脑二进制(0,1)过程中,通过传教士鉋威特看到了两张易图,这对他的发明显然有所启发和帮助。
(2)华人刘子华运用《周易》的河图洛书数理预见第十顆行星——木王星,
(3)华人蔡福裔于1956年写成《八卦与原子》一书,运用八卦原理对门捷列夫周期表加以改造。
(4)苏联科学家戈徳伯格在八卦启迪下,确定了长期难以解决的体内两种对立的调査系统。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逻辑学、方法学、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伦理学、人际学、公共关系学乃至系统科学、央策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不同的学科、专业和侧面,学《周易》,用《周易》。
三、用《周易》来养生保健,预测人生,为发展人体科学添砖加瓦。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事业有成,婚姻家庭美满幸福。《周易》能给你提供帮助。例如,姤卦象征一女遇五男。卦辞说:“女壮,勿用取女”。意思是说,女的男女关系有点淫乱,不宜娶作妻室。理由是《彖传》说的:“不可与长也”。这对男女青年找对象谈恋爱是有参考价值的。又如,頤卦(见表2.1),象征口。根据埚从口出,病从口入的哲理,《象传》说要“慎言语,节饮食”;《彖传》说“养正则吉也”。可见,慎言、节食、养正,为养生之道。
气功和中医是养生保健的两大手段。气功经典《周易参同契》和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都直接渊源于《周易》,其理论核心便是阴阳平衡和天人合一。我们如果能熟谙《周易》,便能提高气功和中医的水准,甚至进一步把气功、中医、人体特异功能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发展人体科学,迎接钱学森先生所预见的举世瞩目的东方科技革命的到来。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zywd/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