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这部占老的典籍,通过后人的种种解释,在中国学术史上所以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同后人研究《周易》的方法密切相关。从后人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存在两种研究的途径或方法。一种是从弟文字训沽和考证,一种是解释和阐发其义理。前者的兴趣在于对《周易》经传中的文句、字意进行注解,包括对卦象的起源及苒逻辑结构的考辨,目的是求取《周易》的原本意义;后者的兴趣在于揭示《周易》经传蕴涵的道理,或借《周易》经传阐发自己的易学观,并提出一套理论体系。古往今来的易学著作,不外此两种治学的途径,或者兼而有之。这两种研究途径,角度不同,各有千秋,都对易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后者,对中华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们今天研究《周易》系统的典籍,这两种研究的途径仍有参考价值。但应注意的是,对《周易》经传的训诂和考证,不能脱离其形成的历史条件;对其义理的阐发,不能脱离《周易》经传文句,任意附会和引申。
除以上两种传统的方法外,还需要使用新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将《周易》系统典籍看成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将经、传、学三部分文献放在各自形成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剖析,探讨其理论思维发展的逻辑进程,总结思维发展的规律及丼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种研究方法,既是历史的,又是分析的,是上述两种方法不能代替的。运用这种研究方法,既有助于弄清《周易》经传的本义,又可以认清历代易学发展的过程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例如,《周易》占卜中的第一个卦象为乾匿,卦象之下的卦辞为“元亨利贞”。这四个字究竞是什么意思,后人作出种种的解释。《易传》曾解释为四种道德,即仁义礼干。“干”谓办事干练。至汉唐易学,或者将其解释为阳气化宵万物的四种方式,即以元为始,亨为通,利为和,贞为正,或者以其为春夏秋冬四时。至宋明易学,又将其解释为事物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生、长、遂、成;或者将其解释为治理天下的四条原理,即以元为富民,亨为教民,利为分工,贞为圆善去恶、令行禁止。朱娱于《周易本义》中认为此四字应读为“元亨,利贞”,不以艽为四德和四条原则,而以其为筮辞,即断定此卦是否吉利的辞句,以“元亨”为非常通顺,“利贞”为有利于守正道。近人注解此卦辞多依朱氏义断句。但训“贞”为占问,“利贞”谓利于占问,即吉利之义。以上这些解释,哪一种符合《易经》的原义?如果视《易经》占卜为算命的典籍,朱熹和近人的解释符合或接近于原典的本义。但其他各种解释,是否因此而毫无价值,加以抛弃?站在文字训诂的立场,其他解释,可以说是曲解或牵强附会,无可取之处。如果我们采取历史的研究方法,将后来的解释看成是一种阐发,即便其解释不符合原典的本义,但仍有其历史的价值。因为四德说或四阶段说,将判断吉凶的筮辞升华为四种道德、四种治国的原则,或是事物发展的四个阶段,使其成为观察人事和天道变化的四种范畴,从人类理论思维发展的进程说,则是--大进步。因此,我们运用历史的和分析的方法研究周易系统的典籍,可以澄清易学史上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见解,对易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运用这种研究的方法,我们还可以从《周易》占卜经传和后来的易学中,发现哪种观点和解释興有永恒的价值,值得今人继承和发扬,同时,又可以揭示出其所具有的历史局限性,作为一种教训,避免重蹈其错误。例如,从《易传》开始,常以尊卑贵贱观念解释卦爻象,进而解释人事,如以男为贵,以女为贱,以君为尊,以民为卑。这种解释是古代等级制度的产物,今天已丧失其价值。至于以尊卑的观念解释天道,如以天为圆为尊,以地为方为卑,这种观点,早被近代自然科学思维所否定。但以天道为刚健不息,以地道为厚德载物,认为人效法天地之道,可以养成既自强不息又胸怀广大的品格,这种解释,作为一种修养境界,仍有其永恒的价值。总之,运用这种方法研究周易系统的典籍,既不一切唯经传是从,也不将其思想内容现代化,而是采取科学的评判态度,可以使易学研究从神秘主义的气氛中摆脱出來,走上健康的道路。
对初学易学的人来说,首先要读通《周易》占卜经传的文句,对其中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研究,或从事文字训诂和考证,或探讨和开发其中蕴涵的义理,或总结其理论思维的内容和形式,或运用其基本原理观察和处理实际问题。总之,首先要掌握易学基本知识,这是基本功。切忌不顿历史实际和科学实证而任意想象或发挥的不良学风。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zp/zpaq/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