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人。他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后隐居于穷闾陋巷,以织履糊口谋生。楚威王曾以千金聘其为相而他不受。他与惠施为友切磋学问,撰有《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该书共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20篇,全书约10万来字。该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形象熔于一炉,意气纵放,文辞瑰丽,堪称当世之绝。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庄子的思想主要有如下几点:
(1)历史观上,从天道自然无为论到宿命论。庄子把老子的道加以唯心主义神秘化,认为“道”是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楮神,这样,他就陷进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泥坑之中了。逬而他走命命论。在他的“道”面前,人只能听凭摆布。他说:“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种安命尤为完全排斥了人对自然与社会的作用,是宿命论的表现,同时也包含只打遵循客观规律活动才能自由的合理因素。
(2)认识论上,从相对主义走向虚无主义。老子的辩证法过分强调同一忽视斗争,庄子无条件地肯定事物的同一性,从而成就了他“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庄子认为感觉经验是相对的,对不同的事物的好恶是源自认识主体的不同经验,而对同一事物的好恶也是依据认识主体的感性认识。理性思维也是相对的(即,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齐物论》说,我和你意见分歧,谁是谁非不能由我们两人自己来判明,也不能由第三者来判别。因为第三者或是与你的观点相同,或是与我的观点相同,或是与你我的观点都相同或都不相同,这就否认了认识标准的客观性。《秋水》篇中有著名的濠上观鱼答辩表明庄子用相对主义否定具理客观性。进一步,庄子从相对主义走向了虚无主义,既然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是非善恶无差别。那么,“吾生也冇涯,而知也尤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是非不能知,是非两可;一切都是相对的,不能把握,从而不去把握,这样就走向了虚尤。庄子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对于克服认识的片面性(绝对主义),揭露人们逻辑思维中的矛盾,促使人们去思考,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从相对走向虚无,走向不可知,就是消极的了。
(3)人生观上,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子认为以有形有限的人生投人天下,面对无限的时空、知识、意义、价值等,还有生死寿夭、富贵分贱、得失毁誉等种种人生的磨砺,人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所以,人生要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来解脱。怎样求得精神的超脱解放呢?他认为,真正的自由在于任《自然。因为自然的一切都是良好的,因此最具理想的人格是无条件与自然合而为一的“至人”“超人”。他在《逍遥游》中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冇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他主张通过“内省”(心斋与坐忘)来实现他的精神自由,那种表面看来“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坐忘,实际是一种心灵自由自在遨游于无已、无名、无功的自由境界。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积极意义是反对唯我独尊,告诫人们要安时处顺,逆境中要自我解脱;其消极意义是,过份强调自然会走向无所作为,甚至自私自利。
(4)社会观上顺物自然。庄子的社会政治观可以简括为自然、无为、浑沌。《应帝王》篇无名人闩:“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他要游心合气于恬淡之域、寂寞之乡,要顺物自然、排斥有为,反对把一个活生生的浑沌人为地日凿一窍,以致七日而浑沌死。这就形象地说明了庄周梦想中的社会政治观。
因为提倡万事万物顺着自然的本性,所以竭力否定古圣先王明辨是王躬行仁义的有为。儒家标榜古圣尧舜宣传仁义道德,而庄子则菲薄先王藐视尧舜。庄周所幻想的是无为无治、浑沌未开化的原始社会,在《庄子,内篇》里还没有给这样的社会一个明确的概括称谓。到外篇里,老子学派或庄周后学才概括为“至德之世”这个术语。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种变化和发展。庄子《肤箧》篇把《老子》第八十章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叫做“至德之世”、“至治”的社会,“至德”盛世是-个原始的母系社会。《天地篇》说: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至德之世”虽有君民上下的分别,但不知道叫什么仁、义、忠、信。人们率性而动,有行为而无形迹,这亦是理想化了的原始社会。“至德之世”的人们“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庄子就是要想达到“同乎无知”“同乎无欲”的浑浑噩暱境界。《天运》篇甚至说“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曰治之,而乱莫甚焉。”可见,庄子向往的人类社会是自然无为的浑沌的原始社会。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zhuangzi/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