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运、地运是自然之运,家运、国运,则是社会之运,自身运则是个人命运。
一个人一出生,就进入一个家庭,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情况的好坏,从人的群体角度说,远不及地运的重要;但从人的个体角度说,却远胜于地运的東要。首先,家庭是以血缘关系凝结而成的。许多人的家中都有家谱,图书馆里也有各种姓氏辞典,每一个姓氏和每一个家谱都会或大或小找出一个历史名人和一个遥如梦幻的远古祖先,这就是家族的血缘脉系。对这个血缘脉系的总源头我们目前还不淸楚,按耶稣的话说,是亚当和夏娃;按达尔文的话说,是一对猿猴;按现代基因学说的话说,是源自黑非洲的一支族群;另外还有说是外星人的播种或海洋生物的两栖演化等等。不管怎么说,反正我们不楚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我们总有一个源头。在漫漫千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家族毁灭了,多少血统中断了,而我们还能历万劫而不火,延续到今天,就足以说明我们(你、我、他)每个现存的家族都是伟大光荣的,难能可贵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的。这便是家运的第一个幸运!
但,这是虚的。不管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多么丰富,家族历史是多么辉煌,一个婴儿呱呱咕地一睁眼,本能关注的还是他所依存的那个具体家庭的贫富状况和其他状况,会对他的命产生什么样的运?
假如一出生就落在一个富贵豪门之家,父兄辈或是王公资族、将爷大帅,或是财团大亨、文化名宿,总之是有权有势有钱有名,他的家运就好极了。自幼的钟鸣鼎食自不必说,就是长大以后,想人仕,伸手就是七品;想从戎,者装就是校尉;想出国,一声咳嗽就是护照;即使想舞文弄墨,世家的名望也早已成为品牌。此种人“命”的作用已降到次要的地位,即使是个弱智也会一辈子衣食无忧。当然,如果命质也好,再加上如此好的家运,那就更是如虎添翼、前途无萤了。
家庭重要事件往往强烈影响该家庭成员的命运。一个孩子的家庭如果发生了诸如父母重病、早亡等变故,则这个孩子只能完全被动地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命运的打击,他可能因此而变得沉默寡言,共至于不得不失学或者走上一条错误之路。
五百年前的中国明朝有个大懦叫方孝孺,此人经纶满腹,声望极高,被视为当时天下第一文臣。但就因为在一个新皇帝和旧垒帝的选择上,他站错了队(他自己当然不认为站错了队),新皇帝要他起草一份讨伐旧皇帝的诏书,他至死不肯。新皇帝威胁说,如果不干,就灭你九族。他竟然说,灭十族又何妨!结果就真的被灭了十族,全家再口男女老少无一幸免。又,二十世纪初叶,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十月革命的炮声押解到叶卡捷琳堡之后,他本人的命运已不属于他,但他的儿女们的命运却完全系于他的身上。当布尔什维克的枪口对准他的时候,同时也对准了他的五个儿女(年龄最小者仅四岁)。不论是方孝儒,还是尼古拉,他们两家的被洙,在政治意义上各有不同,在命运怠义上却完全一致。两位家长的被处死,或是罪有应得,或是无辜遭戮,都是他们自找的;但对他们的家人来说却是外加的,成年人或许还有某种间接关系,但对那些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却是完全无辜的,纯属遭了家运之祸。
由此可见,家运对一个人的命运有着多么重大的影响。
但须说淸,这个“家运”特指的是一个人的先天家运。即一出生便面临的那个先他而在的家庭情况,和虽然在他出生之后也有一定变化,但他对此毫无自主能力的家庭情况。至于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后创造出的家庭新情况,则是另外一种家运,可叫做“后天家运”了,只对下一代而言,与他不合。
家运是一家之运,而国运则是一国之运。家运的好坏,只关乎一家人的祸福;国运的好坏,则关乎一国人的祸福。概括地说,国运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状态和综合能最。
国家的概念有三个要素:土地、人口、政权。有土地,无人口,是洪荒之地;有土地,有人口,无政权,是原始社会的无序状态;只有人口、土地、政权三合一后才能成为国家。国家还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分。大概念指“祖国”,即某一块土地上某一族群千万年繁衍生息的那个历史家园,人口是代代相继的,政权是不断更迭的,惟土地万古不变。小概念的国家则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那个具体政权,是现实的,有时段性的。大概念的国家像历史长河上的一溜船认,小概念的国家则是这支船队中的其中一只,夏、商、周、秦、汉,都是各自不同的一只船。有时候,在同一时空段上,也会出现几个同时并么的改权,如春秋战国、五代十国等,它们虽然都是分别独立的国家,但又都没脱离“赤县神州”这个大祖国。人们常言的“爱国主义”中的那个“国”就包含了这大小两个概念。从大概念讲,没有人不爱国的,这个爱国的内涵主要是乡土感情,民族感情;从小概念讲,则首先是政权感情,之后才是其他感情。屈原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所爱的那个国,首先肯定是楚国政权,其次才是包括楚国秦国在内的大祖国。前苏联时期,有不少持不同政见者流亡国外,被当局一律斥为叛同分子。他们所叛的那个国,肯定不是俄罗斯祖国,而是那个现政权。这就是国家的两分概念。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cx/2013yc/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