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何农历第一个月叫“正月”?
农历新年的笫一天,叫正月初一,也叫做寿节。农历第一个月不叫一月而叫“正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我国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改。据说,商朝把夏朝规定的12月算作每年的第l个月,而周朝又把]1月算作每年的第1个月。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把十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这几代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笫一个月叫做 “正月”。“正”就是改正的意思。在他们看来,既然他们当了皇帝,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既然“正”是改正的恋思,那么正月的“正”字,就应该读作 ”改正”的“正”字音,为什么人们却把它读作“长征"的"征”字音呢?原来是秦始皇姓矗名政,他嫌“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意,说读作“征月"。后来人们习惯了,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2.为何农历把十二月称作“腊月”?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为什么把十二月称为“腊月”呢?这要追溯到距今一、二千年前的古代。
据《说文解字》注: “腊,合也,合祭诸神者。”《玉炖宝典》说“腊者祭先祖,腊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
可见腊是古人们祭祀百神及祖先的一种活动。因为腊祭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因此从周代开始,便把农历十二月叫做腊月。到了汉代,又按“干支纪日”的方法,把“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定为 “腊日”,就是“腊八”。
3.何谓九九、三伏?
九九与三伏分别代表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与最热的时候。
数九,是从冬至日数起,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以至“九九”,共 81天,最为寒冷,“春打六九头”,因为五九四十五天,六九的头一天是从冬至起第46天,两个节气相隔平均为15天,从冬至数到六九头相隔45天,所以是冬至后的第三个节气,第一个是小寒,第二个是大寒,第三个是立春,故立春日一定在六九的头一天。
数伏,并不是从夏至数起, “夏至三庚便数伏",在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是 “初伏",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六个庚日是"末伏",是谓“三伏",在三伏天,天气最为炎热。两个庚日之间是十天,初伏与夏至之间的天数不一定,最少是二十一天,最多是30天。末伏的末一天距夏至最少51天,夏至到立秋是45天,故 “秋后有一伏"。
“伏天”是指我国广大地区每年夏季的一段酷热、睛朗和少雨的天气。其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关千伏天的历史,据《史记·秦本记》所述:在秦德公二年(公园前676年),夏季很热,用杀狗来推解热毒,便把要解毒热的酷热日子称为伏日。之所以要杀狗,是因为当时迷信的说法。认为取狗血涂在四门可阻止鬼物进入城内, “伏”字是人旁有犬,表示犬能保护主人。这就是伏的原意。伏天应在哪些日子呢?
我国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他们把天干与地支60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汉时代盛行“五行生克”的唯心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屈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日后第三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第四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有10天,有的年有20天),立秋后笫一庚日起为三伏(有10天)。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tgdz/9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