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羊的饮食大全
饮食类
全羊
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传统佳肴,流行于新疆。蒙古称“羊背”,“羊五叉”。上席时,将大块羊肉放在托盘,摆成整羊形状。以羊头献客。
羊五叉(又叫全羊)
蒙古传统风味佳肴。流行于内蒙地区,为蒙族风味中最高级肉席之一。上席时,讲究先摆奶茶及奶食品,再上四冷菜和酒,第三上羊五叉,撤奶食凉菜。羊五叉为节日、婚礼,款待贵客的大宴,常配合歌舞娱乐,饮宴通宵达。到今流行很广,深受牧民喜爱。
羊肉汤
塔吉克、维吾尔族传统汤食。流行新疆我国北方地区。其汤以羊羔肉做的最佳。另外,山西晋南人喜欢吃羊肉汤泡馍。
涮羊肉(羊肉火锅)
北方各地著名的冬季佳肴有“涮羊肉”。涮羊肉,也叫羊肉火锅,它的历史悠久,早在MOO年前,就有了铜火锅(山西大同铜火锅最有名)代表性的涮羊肉选用阉绵羊,用其“小山岔”部位的肉,冷冻后,用刀切成薄片,在火锅内涮食。
另配有葱、姜、蒜、芝麻酱等调料和粉丝、白菜、豆腐等食物。味道鲜美别有一番风味。传说涮羊肉的来历与忽必烈有关。他率军南征,激战后人饥马乏,便下令宰羊做“清炖羊肉。”此时敌军追来,厨子来不及清炖,便快速地把羊肉切成片,放入开水搅几下即捞入碗中,撒上调料。忽必烈吃后大为赞赏,并赐名为“涮羊肉”。然而,烹饪史家却认为“拨霞供”是最早的涮羊肉。在南宋林洪所撰的《山家清供》中写着:“向武夷六曲,访止止师,遇雪夫,得一兔,无庖人可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侯汤响一杯后备分一筋,令自入汤摆热,啖之乃随意各以汁供。”这是武夷山民的吃法。林洪吃了用这种烹制的兔肉,觉得鲜嫩异常。过了五六年,他来到临安,在友人杨泳斋家中,也吃到了这种菜,并看到临安市上还有用猪羊肉涮了吃的菜肴。他根据各类肉片肱在热汤中反复拨动,而肉的色泽犹如晚霞这些特点,乃将此佳肴取名“拨霞供。”
蒙古涮羊肉选用锡林郭勒盟特产的绵羊为佳。它们吃多种牧草,饮的是甘泉水,肉质特别鲜美细嫩,涮起来无膻味。
北京东来顺的涮羊肉堪称“京城第一涮”。他们选肉很讲究,都是肥羊后腿。此外,要求操作细,所切薄片厚不超过一毫米,盘内不得少于70片。
烤羊肉串
北方各地城市街头,还有吃烤羊肉串的习俗。烤羊肉串原为新疆人们喜爱的食品,后传入内地。
羊酒背
汉族民间婚姻风俗,流行于湖北地区。当地聘妇、贫者置不起骡马,亦用牛豕作聘礼,并以羊肘、酒食等物共置一背笼,背至女家,分馈女之亲族,故称。
羊头献客
土族婚姻风俗。流行于青海地区。招待红仁其的礼仪之一。(红仁其,土族语音译,意为送新娘赴宴的人)即“喜客”。由新娘的舅舅娘家人组成。喜客到家后,首先以枣儿茶招待,后由新郎家婚事总管陪同,将喜客请到麦场上去,席地而坐,敬献一个羊头,然后让大家分食。同时,喜客和总管分别代表双方,向男女方的直系长辈敬送。在分食羊头时,应给该村的每个阿姑留一份,等阿姑们敬酒时,喜客们做为回礼以示答谢。
抢羊骨头
锡伯族民间婚姻风俗。流行于今新疆地区。婚礼之后,进入洞房。迎亲爹娘坐在新郎新娘之间的炕沿上,放上一块羊大腿骨。双方姐妹兄弟娶于新房。迎亲娘将拴有红线的两个酒杯,放在盘里,迎亲爹手拿盛着白酒和水的两只瓶子分别斟满酒杯,迎亲娘迅速将两个酒杯来回更换,使二个新人分不出那个是酒,那个是水。然后让他们任选一杯酒,喝到酒的为大吉,接着要连饮三杯酒。在喝完第三杯时,双方的兄弟姐妹开始抢羊骨头。
男方家人抢到羊骨头,主新郎勤劳能干,能养妻子,家庭美满幸福,女方家人抢到羊骨头,则认为新娘会持家,不会受气,家庭和睦兴旺。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syang/xj/8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