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牛人的习俗禁忌
属牛人在民俗中的影响
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牛曾是人类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动物之一。明初著名画家王冕,他小时候曾替人牧牛,在放牛时他喜欢写字,学画。他的《牧牛图》独具特色,深为世人所爱。这大概与他放过牛,深懂牛的习性特点有关。只有爱牛、懂牛的人,才会画牛传神。
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人物以“牛角书生”闻名。他就是隋末唐初的李密。他自幼好读书,少年时他骑在牛背上外出,便将一卷《汉书》挂在牛角上,一手持鞭,一手翻书。当时的尚书令扬素见到此况,赞叹说;“何处书生,这样好读书”。后来,“牛角书生”便用来比喻勤奋好学的少年。
牛画、牛书,联想到农家乐。耳边仿佛传来农家的《小放牛》音乐曲调,让人心里觉得会异常平和,宁静。
牛日,农历正月初五日。汉族岁时风俗。相传此日是牛的生日。
牛日,人们看天气阴晴,占当年养牛之兴衰,晴主育;阴主灾。届时,人们对牛的喂养更为精心。对牛不施鞭刑,禁止屠宰。湖北荆州等地在牛日还有人用大米饭喂牛。在牛王庙焚香燃烛,演戏娱神,借此娱乐一番。
在我国的布依、仡佬、土家、壮、苗等民族中,都有慰劳耕牛的传统节日风俗。称为“献牛王”。贵州的荔技、罗甸、安龙、册享等地布依族,在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是日,让牛休息一天,以襦米饭喂牛。敬献“牛王”。仡佬族的“牛王节”,亦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节”、“祭牛王节”。流行于贵州遵义、仁怀、镇宁一带。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逢到此日,停止役使耕牛。人们以上好的糯米做两个糍粑,分挂在牛角t,然后将牛牵到水边照看影子。这是让牛高兴,并称之为“替牛王祝寿”。同一天壮族地区也举行“牛王节”。每年的十月初一,这天不准打牛,不准骂牛,不准骑牛,更不准拉牛去犁田。蒸的糯米,舂的舂粑粑,有的人还到山顶上摘来绚丽的鲜花。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牛牵到门前拴好,在牛旁边摆好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个小竹筒,上面插着一把点燃的香,然后把刚舂好的糯米粑杷拿来放在桌子上,由主人恭恭敬敬地向牛王作揖并说:“牛王菩萨,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们向你祝寿啦”。有小儿的还叫他们向牛磕头,一边说:“牛王,你辛辛苫苫劳累一年,让我们有饱饭吃,现在尝新啦,你先尝尝你劳动得来的粑粑吧”。有的还把粑粑粘在牛角上,再把鲜花插在粑粑上。一下子牛角上沾满了鲜花,嘴里嚼着粑粑。流行于贵州黔南苗族、布依族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也举行“牛王节”。是日,家家户户杀鸡、打粑粑、准备酒菜,在牛棚边祭牛王,又拿两块粑粑挂在牛角上,用酒抹牛鼻以示慰劳。
为什么农历十月初一布依族、仡佬族、壮族、苗族人在这一天特别尊敬牛,这里面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仡佬族民间传说,相传某山寨在一次反抗统治者的斗争中,眼看就要寨破人亡,突然一头牛衔住寨头衣服把它引往通向山后的山涧,于是寨头率领全寨人马从洞中撒到后山,免遭杀害,因此,本族人把牛看成是恩人。养成不打牛,不吃牛肉的习俗,至今还流传有“住家一头牛,性命在里头”的俗语。
传说在很古的时候,人世间并没有牛,人们只会原始的刀耕火种,打猎捕鱼,也没有锅碗•这些东西,只会在大火上烤吃。顿时天底下到处炊烟四起,火烟直冲玉皇天宫。一天,玉皇大帝传牛王到灵霄宝殿说:“牛王,现在天底下处处烧火,火烟熏天,又没有锅灶,这些东西,一天吃几顿也没有个数,弄得天宫烟雾腾腾。现派你下去,就传我圣旨,命老百姓金锅,银碗,三天只吃一顿就可以了,记住了吗?”牛王说:“记住了。”玉皇大帝说:“记住了,就赶快下去吧。”牛王只会出大力气,不会动脑筋,在天上时记得好好的,刚出
南天门,一下子记不淸楚了。转回天宫去问玉皇吧,乂不好意思,于是就在人间传开圣旨了,它把玉皇圣旨传成这样:“玉帝传旨,今后,凡间百姓不许时时处处烧火,火烟熏天,要用铁锅木碗吃饭,一日三餐。”本来玉帝是怕人们做饭辛苦,才规定人间三天吃一顿饭,牛王却传成了一天吃三顿,怎么得了。牛王回到天宫,玉帝急得吹胡子瞪眼的骂它:“你这笨牛,旨都传错了,我饶不了你!”。玉帝将牛王发配凡间,并说:“把它鼻子穿了,它肚子大吃得多,民间粮食少,就让它吃草。”于是天兵神将把牛王鼻子用棕索穿起来。玉帝
接着说:“牛王传错我的话,使天下百姓要吃更多的苦,你牛王下凡到人间后,除了吃草以外,还要为百姓耕田犁地,永远不得回天宫”。牛就这样被发配到人间了。牛王在人间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给人们犁田耙地,由于有牛的帮助,人们一天吃三顿才有了粮食。凡人们感谢牛王的帮助,忘不了牛的恩德,就把牛王下凡这天——农历十月初一定为牛王节,供奉它,表达老百姓对牛的崇敬。
壮族的传统节日中,有“牛魂节”。流行于广西靖西、那坡、德保、大新一带。时间因地而异。一般在农历四月初八举行,也有在五月初七,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举行的。是日,让牛休息一天,泰家把牛栏打扫干净,撒上石灰,做到栏干草足。姑娘们把牛牵到河边洗涮,用艾叶水加少许米酒浇牛身,为它除虱、压惊、定魂。有的地方,瀹早由小孩牵牛到山岗、牧场,让牛自在度过生日。各家杀鸡宰鸭,蒸五色糯米饭,全家围桌而坐。由家长牵牛绕桌一周,后喂以糯米饭、配甜酒、鸡蛋汤、绿豆汤,用竹筒灌喂,再喂以糍粑,以酬耕作之劳,喂牛时小孩用红纸缠牛角,全家祝寿。节□期间,对耕牛一律解缰,免除劳役。尤忌棍打鞭甩。
洗牛节
伺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榕江、表江一带。在夏历六月初六举行。届时春耕已经结束,人们把牛牵到河边为牛洗噪。从宰了的鸡鸭身上扯儿根毛插在牛拦旁,表示为牛洗尘,祈祷耕牛平安健壮,关于此节的来历,相传玉皇大帝见人间的百姓劳累终年,不得温饱。便派牛王下凡传话,玉帝赐人三天吃一顿饭,肚子还会饱,谁知牛王传错了话,说玉帝赐人一天三顿饭,肚子还不饱。为此,牛王被玉帝贬下凡间成为耕牛,替人出苦力赎罪。由于牛出力千活,家家获得丰收。人们出T对牛的感谢,每年春耕结束后给牛休息过此节,喂较好的饲料。后相沿成俗。
信仰、祭祀类
洗牛脚
布朗族岁时风俗,流行于云南施甸地区。每年夏历端午节前夕,村老和头人将红纸包着香柱插在各户厅堂前。翌曰牵一头羊,用杨柳,桃枝,黄泡树枝各一枝,扎成一束,遍走全村各户门前,插下一纸扎的红幡,用树枝扫一下门庭以祝愿主人清洁平安。主人要亊先准备一瓢冷水,泼在村老和头人身上,表示洗去牛脚迹。这两人要披雨衣,以防被水汀湿。中午,村老和头人便将羊牵到村外大树下宰杀,每户由一家长带一碗米.煮羊肉稀饭,集体共餐,并祈求全村人畜平安。
接牛粪
哈尼族的丧葬风俗,流行于云南南部地区。凡老者亡故办丧,必宰一黄牛。开吊时,服丧男女跪在牛前痛哭,直到牛粪拉出为止。如牛粪不出,就哭着用手去揉肚子,直到把牛粪挤出来,然后将牛粪装进一个蔑盒中,捧入仓中存留,表示死者巳给后代留下衣食。
跳牦牛
纳西族丧葬风俗,流行于云南的中旬,丽江山区。老人死后,火化取骨,盛于布袋之中,俟冬月葬骨。届时亲友都来参加,主人在院内燃起火堆,来客围成圆圈跳“窝热热”(丧葬舞)领舞者唱挽歌,音调凄惨悲伤。歌舞毕,众人依次向主人骨灰跪拜。随后牵牛,提牛耳,将一碗牛奶灌进牛耳,若牦牛扬蹄蹦跳,即为好兆;如杲不跳.紧接着再灌一碗。再不跳,则认为亡灵不要此牛,另换一匹再灌。然后把牛捆翻,请父母双全的健壮男子宰牛。通常先取牛心,再剥皮分肉。先将牛心、牛肉献于骨灰袋前,称“生祭”。肉煮熟后又祭一次,称“熟祭”。祭毕埋骨入土,牛头牛腿送给东巴。
青牛神
古代,契丹信仰的神,相传为一驾青牛车的仙女,与乘白马的神人结为夫妻,繁衍为契丹八部,故称青牛神。每逢行军、春秋祭祀,必杀白马青牛祭天地。汉族相传青牛神是太上老君的座骑。
灯影牛肉
汉族传统风味佳肴。流行于四川等地。因牛肉片薄透明,似民间“皮灯影”故名。其特点是色泽红亮、麻辣干香、回味干美,以达县的灯影肉最佳。
牛肉泡馍
是汉族传统食品。传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因潦倒,流落此地,因饥饿难忍,曾向路边一卖牛肉的小店乞汤泡干馍。后当了皋-帝时,又请当年的店主用炖熟的牛肉汤泡馍吃,从此晋南牛肉泡馍名传四海,生意兴隆。
抢牛尾巴
苗族的民间婚姻风俗,流行于贵州西北一带。男女定婚后,女方要喂养一头黄牛。待举行婚礼那天,把牛牵到典礼现场,并用两根绳索绊住牛腿。当天,新郎新娘各请十多名青年作护卫,一同前来。首先由新娘一刀将牛尾砍下,新郎则立刻上前去抢夺牛尾。然而新娘由十多名卫士保护,想要轻而易举夺得牛尾谈何容易。当地的习俗是,若能够在女方的父母未到达之前,男方就夺得牛尾,便可立即成婚,新郎成为英雄,受到赞美;否则婚姻将告吹。当然,既然新人巳经相爱,新娘一般是会主动让新郎得手的。
踏路牛
婚姻风俗中,以健牛犊作为陪嫁品。这种婚俗流传于浙江一带。在送亲前,挑选一头健牛犊,披红挂彩。等到新娘一上轿,由新郎牵着牛在最前面,踏路开道。以求驱灾避邪,平安吉祥。畲族婚嫁,如遇有两个姑娘同时出嫁,而且同走一条路的话,当地人们认为这叫作喜冲喜不吉利。经双方商议,一般是让远道的先走,后走的新郎牵牛。牛角上扎上红布,在前踏路,新娘紧随其后。这样,牛踏过的路又是新路,不会冲喜,图个吉利。
赶牛王会
这是汉族民间寿诞风俗,流行于陕西留坝县等地,牛王会系为老人做寿的称谓。因牛在十二属相中位居前列,而且耕田犁地,有功于人。故以此名称为老人做寿,以示尊敬。贺寿者在老人生日的前一天下午,携带礼品赶到主人家中表示祝贺。老人用丰盛的饭菜招待来宾,并逐个劝酒。从晚间就开始进行各种娱乐活动,直至第二天,场面非常热闹。
结牛财亲
这是一种汉族交际风俗,流行于湖南一带。在当地,农民凡自愿结合,几户共同拥有一头牛称为“结牛财亲”,并视作亲戚。牛的所有权一旦易人,“亲戚”关系也将同时中止。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sndr/ky/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