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姓名学起名概述
中国姓氏起源的年代现在很难确定,但“姓”的起源可能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
据说“图腾"的印第安语是“他的亲族”的意思,目前现存的民族、部落,不论东西方,都有崇拜图腾的习惯,如云南彝族括扒人以“养”为招腾,拉祜族以“虎”为图腾。不论这些图腾是动物、山川,或是借由想象所造出的东西,这些部落都会在衣服、器物上表现这些图腾,做为他们特定族群表征功能的"族徽",借以区分族群并凝聚整个群的凝聚力。
"族微"的演进过程已逐渐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功用,往往跟他们当时所流传的神话、传说,甚至与祭祀行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族微"在没有文字的年代,借由口耳相传关千部落的故事,保存了对于每个部落的名称及其相关的记忆。这些零星的记忆就成为传说,但自然免不了有许多与事实脱节的部分,但即便是正确的,也只能说是众多上古部落中的一小部分,更不
可能是全部的部落了,而这些代表部落的"族徽'却可能是姓氏的滥觞。
例如:伏毅、伏毅氏、伏泼氏族。伏羡就是后来做了“三皇”的那个人,他的后代又继续使用这个名号继续繁衍,最后以伏羲为名的氏族形成一个新的氏族叫伏毅氏。伏毅氏又继续分支和繁衍,形成一个更庞大的伏毅后裔氏族。伏羡作为上古时代的氏族和部落首领,因此他的名号既是个体,也是氏族和部落群体的代称。
姓字的古字是“人”和“生”组成
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泰国刻石《诅楚文》中姓字为“女”字和 “生”字的组合字,这一组字形最后在
《说文解宇》中被许慎定形,成为现在看到的会意字“姓"。从“姓”字的构造来看,它是个会意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作“人所生也,从女所生”,可以解释成”由同一女性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
这些由若干族所组成的原始部落,各族虽彼此独立存在但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考古学家认为,大约在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和演变,当时的人渐渐发现血亲所产生的后代不易生存的事实。部落内各以血统为主的氏族为了便于通婚与鉴别不同氏族的子孙后代,必须有一个能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符号。
我们现在是父系社会,所以目前的“姓”是从父,但从现存的中国西南地区个别少数民族的母系社会来看,女性在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既从事生产活动也可以选择不同的伴侣生活。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可能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生的小孩出母亲抚养也从母姓,因此,这就是利用母亲作为辨别血缘的依据。所以,许慎在确定“姓”字是“女生姓”或“人生姓”时应该是考虑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像中国姓氏中就有很多形旁从 “女”的姓,最早的神农姓"姜",黄帝姓"姬",少昊后人姓"羸",舜帝后裔姓"姚、蜗",祝融后人姓"妊"等。另外,如虳、妙、妊、妞、拟、姑、媚、委、妄、始、娥、妓、挽、姻、娄等姓氏大都是以“女”为形旁。在已发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确定为姓的铭文大约有30个,而且大多数都是从女旁的形声字,这表示那时的"姓”是与女性分不开的,透露出至少在周朝以前,社会是母系社会的讯息。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qmgm/9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