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数教程 梅花易数入门 梅花易数起卦 梅花易数断卦 梅花易数占法 梅花易数测字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梅花 > 梅花易数教程 >

《梅花易数》与《周易》的关系

2013-01-20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梅花易数教程

梅花易数》与《周易》的关系,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太昊伏羲氏为天下王的时候,他通过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进而中通万物之情,经过其长期的研读世界,终于绘制出了八卦图,以尽世界发展变化之理,人们称之为“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

八卦是由表示阳的符号“—”(阳爻)和表示阴的符号“--”(阴爻)经过三次进位制的裂变重叠而成的八种,且只有八种不同的图形所组成的。

又相传在中古时代的周文王被囚居于羑里城时,他将伏羲的先天八卦“因而重之”,即通过把先天八卦进行重叠组合,使卦象由原来的三爻组合变为六爻组合,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卦象表现方式——六十四卦。在推演六十四卦中,周文王对其卦象进行命名、排序,注加断语(添加卦辞)。其子周公旦(即周武王)子承父业,在其父研易的基础上,对六十四卦象的每爻象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解读,研究并逐一加批了断语,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爻辞。

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六十四重卦及卦辞,三百八十四爻及爻辞是构成《易经》的基本构架和内容。

《易经》的经文(主要是卦辞、爻辞)文句精短,内容生动,比喻形象,哲理性强,奥义深蕴,但又古僻晦涩,今人不易卒读,因此常常让人望而却步,但也更让人赏其妙及其不可揣测性。也许正因为如此,读《易》之人常有不同之感受,常受不同之启迪,常有不同之收获,故而世人对《易》的解读有“见仁见智”之现象就不足为怪了。自从孔子读《易》而“韦编三绝”之后,历朝历代对《易经》的注解释义之作可谓浩如烟海。清代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6年)由李光地主编的《御纂周易折中》一书编著告成,书中所引用的历代论著易学的名士就有二百多人,可谓洋洋大观。

孔子及弟子们从解读、阐释《易经》入手,而为其作《传》,史称《易传》。

《易传》包括了《文言》、《象传》上下、《彖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及《杂卦传》七种十篇的内容。《易经》的主旨是对《易经》的解读与阐释,《传》就好像是《经》的羽翼一样,极大丰实了《经》的境态,所以人们又常称《易经》是《易经》的“十翼”。

在“十翼”中,《文言》分前后两节内容,分别解说的是乾、坤两卦的象征意旨。

《彖传》则分别解释了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辞及一卦之大意。

《象传》阐释了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

《系辞传》是早期的一部关于《易经》内容的较为全面、深刻的通论性文章,它对《易经》经文的各个方面的内容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可取可信的阐发和辨析。

《说卦传》是一部阐说八卦象例的专论。

《序卦传》的主旨是解说《易经》六十四卦的编排次序的文章,它揭示了六十四卦之间相承的意义。

《杂卦传》是把六十四卦按照综卦(卦体相互倒置的两卦)、错卦(相对应的各爻阴阳属性全部相反的两卦)分成32组,并以精要的语言来概括卦旨的文章。

到了汉代,人们把《易传》和《易经》合编起来,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统称为《周易》。

《易经》也罢,《易传》也罢,历代对于《易传》的评论也罢,所有的这些文辞、语言,无不是配合具体的卦象而对其进行阐释而已。这也就是说,世间的事物千变万化的卦象,生发出世间百态,从而形成了《易经》博大精深的哲理机制和想象空间,它让人们以无限的遐想,联翩的浮想试图去更加接近可知的、未知的、已知的、欲知的神奇世界或世间万物。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周易》被众家公认为无与伦比的经典之作。《周易》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东方文化的明珠。它堪称一本满纸智慧的奇书,是“六经之首”、“三玄之一”,对我国的哲学、文学、史学、医学、音乐、民俗、宗教、天文、数学、历法、科技等诸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孔子是《易经》评论的集大成者外,南宋的朱熹也是一位对《周易》颇具创见的硕儒,他融诸家之长,以义理研究为主,兼备象数,把易学推到了一个集思广益的新阶段,他的“《易》本卜筮之书”的论评可谓是在易学界的一声惊雷,有石破天惊之力。他的《周易本义》的影响可谓深入骨髄,直至今人。

易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易的内容博大精深,易卦爻符号千变万化,易之卦爻辞艰难懂,所以,易学的体系庞杂,派系林立。但公认其中主要有两个学派,即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象数学派以易象、易数为解易的途径,寻求卦爻辞和卦象之间抽象的内在联系,即寻求卦爻辞一字一句在卦象中的体现。而义理学派则主要是阐明易的哲学大义。

其实,象数是基础,象数中展示着义理,没有象数何以谈义理呢?因此说,解《易》重在析象,但这并不排除象数在义理的指导下形成的可能。同时也应该深刻知道离形义理,一味地去寻求卦爻辞的一字一句在卦象中的体现,那么,象数可能就会变得枯竭。

在易学史上,宋代易学的主要贡献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易学家们综合“河洛之学”与《易经》象数之学的成果,对宇宙、历史盛衰冶乱的规律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另一方面,将这门经院哲学式的科学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其迅速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民间,使易学曰益显示出其实用价值。而完成这两个变革的代表人物便是邵雍先生。

邵雍(1011—1077年),字尧天。北宋著名理学家,象数学家、哲学家。自号安乐先生,祖籍河北范阳,后移居衡漳,再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又徙洛阳。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宋哲宗元中谥号康节,南宋宋孝宗淳熙初从祀孔庙,追卦新安伯。明代嘉靖中祀称“先儒邵子”。后世习惯称之为“康节先生”。

按照《谥法》用字的特定含义:温良好乐円“康”,能固所守曰“节”,所以追溢为“康节”。

邵康节先生仙逝之后,南宋朝廷沼谥他“配享孔庙”,即灵牌被供奉在孔圣人偶像一旁。一个无职无权的布衣之人,却能在其身后享受到当政者如此的礼遇,泱泱中国三千年只有邵雍一个!

邵康节一生中多次授官而不赴,与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同为中国文化史上知名的北宋五大儒,史称“北宋五子”。邵雍以讲《易经》著称,是理学象数学派的创始人。

邵雍曾表示,一生要做到“心无妄思,足无妄去,人无妄交,物无妄受”,立身处世,要做一个品行端正、与人为善的君子。他终生奉行的人生哲学是讲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探求宇宙的无穷奥秘,研究天人的离合关系,写出传世的诗赋文章。

他融合儒家、道家思想,把《周易》归结为“象”和“数”,认为“象数”系统是最髙法则,因而形成其象数之学,史称先天学。

《周易》是先民们对大自然界万物不断生长变化的思考、认知、探究的结果,是人类社会“逆思维”的产物,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肩负起了人们预知未知、预知祸福的职责和重任,以至于长期被人们简单地只看做是一本占卜书。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易》也可以被看作中国占卜的经典。

《周易》之后,中国的占卜术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专门研究领域。

两汉时,京房在阴阳五行说的基础上,发明了蓍草配“纳甲”的占卜方法。

唐代时,由于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活节奏也相应地加快了起来,人们就“以钱代筮”,借助三枚铜钱来预测事物发展的吉凶祸福状态,这就极大地节约了蕃草占测的时间,去掉了其繁杂的环节。

到了北宋时,邵雍先生则更是进一步发明了一种灵活的起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按年月日时起卦,也可以按字的笔画或字的个数起卦,可以听声音起卦,还可以根据事物的尺寸、颜色、方位等诸多信息起卦。这种新的起卦方法,从总体上来说就是将数字或其他事物通过数学运算后而纳入全息的宇宙八卦、时空三维体系中进行解读、推演、计算,进而更加接近事物原本规律、原本性质的方法。这种全新的入圭卜方法及解读思路就是《梅花易数》的基本特征。因此说,《周易》之学是梅花易数的基础,梅花易数是《周易》预测术的进一步发展。

鉴于邵雍先生对于易学的重要贡献,朱熹曾盛赞康节先生说:

天挺人豪,英迈盖世。架风鞭霆,历览无际。
手探月窟,足蹑天根。闻知今古,醉里乾坤。

北宋著名思想家,“洛学”创始人,理学体系的形成者程颢、程颐称邵雍的学术为“内圣外王之学”。程颐称赞邵雍“其心虚明,自能知之”。

邵雍的门生张岷总结说,康节先生“研精极思,三十年观天地之消长,推日月之盈缩,考阴阳之度数,察刚柔之形体。故经之以元,纪之以会,始之以运,终之以世。又断自唐虞,迄于五代,本诸天道,质以人事,兴废治乱,靡所不载。其辞约,其义广,其书著,其旨隐。于是乎美矣!至矣!天下之能事毕矣!”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mh/jc/360.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梅花卦内外论:综合考虑各种要素
梅花易数卦气衰旺与占断结果
梅花易数占测的精髄在于灵活变通,三要十应和
梅花易数体卦用卦:体用两卦和其他卦的关系
梅花易数教程:预知未来如何为自己占
梅花易数取动爻法:爻以六除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