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 千字文 弟子规 百家姓 三字经
您的位置:国易堂 > 蒙学 > 弟子规 >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2014-08-07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弟子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译文】

  在制定读书计划时,不妨时间放宽松一些,而在实际执行时,就 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可以松懈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来

  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了。

  在学习时,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用笔记录下来,等一有机会,就 向良师益友谞教•务必弄懂其中真正的含义。

  【注释】

  ①滞塞:停滞,不流通。

  ②疑:疑问。

  ③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④就:于是。

  【评解】

  一个人在学习或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有规划,每天做多少、看多 少,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去执行,不要认为反正时间还很多,今天做不 完,明天还有时间,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欠了很多学习的债, 曰积月累,等到有一天觉醒的时候,已经负债累累,无法偿还,所以 无论做什么一定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习亦是如此,只要认真学习,努力钻研,学得多了,就会触类旁通,以往学习中的一些不理解、不 明白的问题也会在不断深化学习中迎刃而解。在学习中遇到不懂不会 的问题,就随时用笔记下来,虚心向老师、同学或比自己学问高的人 请教,直到把问题弄明白,这样才有助于学习水平的提高。

  【国学小百科】

  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

  1.讲诵法

  讲诵法是通过教师向学生讲解和诵读教材,以达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目的。茜魏名儒董遇在教授弟子习经时,让学生"先读百遍".

  "其义自见",然后再亲行教授。讲诵法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诵读, 此方法在当时较为流行。萧梁名儒伏曼容在自己家中设立学堂,自己 高坐讲台,为诸生讲解经义,来听课者多达千人。无论是生徒的熟读成诵,还是教师的授文讲义,都要求学生熟记和背诵经文,因此,史 书中常有诵书的记载。

  2.辩难法

  辩难,亦称诘难,这种方法在汉代就已出现,主要以探讨经文异同,激发学者深入思考,阐明经文大义为主。在辩难过程中,学者扪 各不相让,有以"辞长胜人"的特色。魏晋南朝时期,玄风甚炽• 清谈风靡士林。在辩难传统与清谈现实的双重影响下,无论官学还是 私学,师生相互诘难,自由辩论蔚为风气。

  3.覆讲法

  覆讲法是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进行复述并宣讲的一种方法,就是 白天领会老师所讲大义后•晚上则菹讲。对于这种方法,周一良先生 认为当时学习有所谓菹及蒗讲之制,儒生与僧徒皆用之,实为一 种考核及辅助听讲者加深理解之方法,亦即后代私墊中背诵及回讲之 方法也。"此种方法在魏晋南朝较为盛行.不仅普通教师应用此法. 而且一些高僧也通过此法宣讲佛经。这种方法的运用不但可以考核菹 讲者,而且也可以辅助听讲者加深理解。

  4.递相传授法

  这种教学方法早在汉代就有。西汉初年的名儒董仲舒,为了使每 一位弟子都学到真实的本领,他选拔较早入学且学术通明的弟子,教 授晚入学的弟子,等这些较晚入学的弟子学业达到一定水平,堇仲舒 再亲自教授。

  递相传授法是教师对部分弟子进行亲授•再由这些得到真传的弟 子依次教授同门。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学生较多的情况,可以减 轻教师的压力。此种教学方法为魏晋南朝所沿用。如西晋隐士杨轲学业 精微,养徒数百。即使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亦不能亲言教授。如果 想受学,须旁无杂人,教授入室弟子,然后再令入室弟子递相宣授。

  但此法同汉相比,又有两点差别:其一,"非入室弟子,莫得亲 言",所谓入室弟子当是高徒,这种创新有利于个别教学的实施;其 二,"欲所论授,须旁无杂人",具有明显的保密性,不利于整体教学的发展。

  实践教学法是在实践中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的方法,这种方法 多应用于实践性较强的私学中,这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特殊性有一定联 系。如南朝刘宋时期的王徹,熟谙医学典籍,颇晓中药,尤信《本草》,教授生徒,每年春秋令节,亲自带领两三个门生入山采药 (《宋书•王微传》)。中医之学,识药是本,王微亲领门徒采药,是 以实践的方法让生徒精通。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行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 结合,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

  【相关链接】

  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 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 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 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

  "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 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圍,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 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 位的人死后,要取一个谥号。按照 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予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 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 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1文,也。"意思 是说孔圍聪敏又勛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分类标签: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mengxue/dizigui/7948.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爰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