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 千字文 弟子规 百家姓 三字经
您的位置:国易堂 > 蒙学 > 弟子规 >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2014-08-07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弟子规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译文】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 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

  读书时要专一,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就想读其他的书,这 样永远定不下心来,必须按部就班地读完这本书才能再去读下一本 书。

  【注释】

  ①慕:羡慕,仰慕。

  ②终:终结,结束。

  【评解】

  一心不能二用,既然要做一件事就要安心把它做好。一个人无论 读书还是做事,都要聚精会神、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做到心到、眼 到、口到,全身心地投入做一件事,办事的效率才会高,学习的效果才会好囫囵吞枣"只能适得其反。

  【国学小百科】

  古人读书十二法

  1."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

  (1)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孔子说:"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不懂就问。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 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3)经常巩固复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7"温故而 知新,可以为师矣。"

  2."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

  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说要利用一切 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 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3."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 一的读书法。

  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 才能学之"精至"。

  4."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 书时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书中的某些琐碎的、枝节 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应该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5."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 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韩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精 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己 有。

  6."计字日诵"读书法,这是欧阳修统计应读的总字数,再分 配为每天的页数•作为当日读书的进度,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

  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精选《孝 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455865字,然后规定每天熟 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丨50字,只要七年 时间就背熟了。这是经验之谈,表明熟读背诵古文的重要。每日定蚩 计字•细水长流,积少成多,是欧阳修实践过并且证明行之有效的读 书方法。

  7." 一意求之"读书法,这是苏轼提倡的。

  "一意求之〃读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求一",即阅读经典著作, 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 个问题。这样的读书做学问,好像打仗一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 击破。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阅读中凡与"求一主攻〃对象无 关的,一概不加涉及。

  8. “体会、循序、精思"读书法,这是朱罴所提倡的。

  (1 )关于"体会"。朱罴说1.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

  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

  髓,

  (2)关于循序。朱罴说:"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 《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之句,首尾次第• 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

  (3 )关于精思。朱春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 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 子大全•读书之要》)

  9."五类四别"读书法,这是唐彪所提倡的读书法。

  唐彪把书分为"五类〃:"有当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熟读

  之书,有当再三细i卖之书,有当备以资考之书他认为分类读书有 利于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这种"五类〃读书法与古代有些学者所 提出的"四别〃读书法相类似。"四别〃指的是分出"目治之书 (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要看而且要背)、必治之书(不仅 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研究)、手治之书(不仅看、背而且要摘其要写 下来r四种类别的书。

  10."五要〃读书法,这是蒲松龄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 顺利进行的读书法。

  一要天天读。二要夜夜读。三要老年读。四要抄书读。五要分类

  读。

  11."贵精〃读书法,这是戴震为了获得专精知识而提倡的一种 读书法。

  精,就是要在深度上下工夫,把书读懂读通而能有收获,要得到 切实的知识,要做点学问,就得专攻一项,认真而深入地钻下去。

  12."于无疑处求有疑〃读书法•是焦循的读书经验。

  焦循在晚年总结读书经验时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焦循的读书公式是:读书一寻疑一 深思一再读一再思一求解。

  【相关链接】

  书市读书

  王充,字仲任,是东汉时期著名的 思想家,从小酷爱学习,喜欢博览群书 但是不死记章句•十四岁时被推荐到京 师的太学去学习。一年后,学府中的藏 书都被他读完了,他便挤时间经常去逛 洛阳集市上的书店,阅读那里所卖的 书,看一遍就能够背诵。

  书市中人来人往•熙熙擐擐,而王 充就像没有听到一样,只顾专心致志读书•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休息。卖书的老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当 他得知这个孩子就是王充时,高兴地说:"你以后尽管来这里读书好 了。"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凳子。后来,博学的王充终于写成了中 国思想史上的一部巨著一《论衡》。

  半途而废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 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 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 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喝过来吃的食物,宁可ts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 的东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便把 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 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 机前说y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 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 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了。〃

  妻子接着又说1.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 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品行曰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 什么两样呢7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了,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分类标签: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mengxue/dizigui/7947.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爰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