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苦谛与苦谛学说?再后面讲业力的修行,业力怎么修。我们晓得,佛教讲业力,讲般若,都是圆满的,不过为了当机才说一个方面一业力或般若,但我们一定要晓得它是(一体)两面的。业力是讲有,缘起有;般若是讲空,自性空。小乘根本教义在业力,大乘的根本教义在般若。因为我们现在着重讲小乘,所以讲业力c讲因缘所生法,是缘起而有,它的自性是空。
因此业力的修行要从有上修,从不空上来修,这是从业力的体上来讲。从相上来讲,他要从有相上来修。从用上来讲,他在有作上来修。
我们前面讲过四大是业力的体,任何事物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组成的和合体。生、住、异、灭是业力的四相,迁变之相,迁流不停。六因,业力用的上的因,它是生起的,显出生起之用。五果,也是在业力的用上显出异熟果,有同因之果,有不同因之果。
所以业力修行,在体上,从不空上修;在相上,从有相上修;在用上,从有作为上来修。然后它的归结,从体上的不空来进人解空,从相上的有相进人无相的解空,从有作进人无作的解空。他是这么第来修的。这是大的原则,究竟怎么修法?业力之网,像绳子一样捆着的,怎么个解脱法?用小乘的修法就是修四谛。
1.四谛的学说
我前面讲了缘觉这一乘的人,他在听不到佛法的情况下自悟到十二因缘而得觉悟,这是缘觉乘。
那么声闻乘他要修,他要听到佛的说法而得觉悟,佛怎么来说的呢?对小乘的人来讲就是四谛。
谛,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审查;一个意思:真理。四谛就是四个真理,经过详细审查得出的道理,真实不虚,这叫真谛。因为这四条真理是圣者释迦牟尼所说的,所以叫四圣谛。
我们昨天讲了,佛教的根本教义分三重:第一重的根本教义就是四谛,第二重是三学,第三重是般若。四谛是释迦牟尼佛的证道。
(1)苦谛
四谛的第一谛是苦谛。佛教讲苦谛,有三种受:一种“苦受”;一种“乐受”;一种“舍受”,不苦不乐。因为苦是苦,乐也是苦,不苦不乐还是苦,这是三苦。拿我们现实世界的“苦受”来说,小乘经典概括为八种苦:
①生苦:生老病死,一生下来就苦。
②老黄:老,年纪大了老苦。
③病苦:有各种病苦。
④死苦:死亡是苦。
⑤爱别离苦:一家人或者很要好的人都还在,但是分别了,别离了,我们中国南朝的文豪江淹还作过有名的《别賦》,生死离别啊,痛苦得很。
这是就小乘讲的,大乘看法又不同,以后再讲。
⑥怨憎会苦:不是怨家不对头,怨家对头了,生很多麻烦。
⑦求不得苦: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能够满足欲望的条件是有限的。
⑧五阴盛苦:我们色受想行识,五蕴(阴)盛,我们有的人生活也过得去,身体也好,也没病痛,家庭也和睦,没有分别离,也没有怨憎会,他经济也充裕,现在一家也无所求,但是还是不舒服,这就是五阴盛苦,身体上色受想行识,旺盛得很,但是感觉苦。
我们在座的在不同程度上会有这种感觉,各方面条件都好,还有烦恼,这是五阴盛苦。
讲八苦,这都是属于“苦受”,是欲界的,人类有情世界的。
另外色界的,无色界的,那已经是很舒服了,但是他一样的无常,他一样的要变,你不管他舒服到什么程度,他终究得变,他变了就坏,坏了就空,甚至于由天道转人畜生道、地狱道,所以他不会永恒,哪怕到了无色界更高的境界了,但是他还是要轮回,不能够打破业力之网,所以还要迁流无常,虽然他享乐的时间长,享受的水平高,但是终究有个坏,这叫“坏苦行苦”。
三苦,以不如意的对象感受其苦,就是“苦苦”;对所爱者的毁坏感受其苦,就是“坏苦”;见世间一切无常感其苦,就是“行苦”。这三苦又相当于苦受、乐受、舍受的顺序。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苦苦、坏苦、行苦。
这个跟大家说一下,三界大家要弄清,我们这个欲界大家看得很清楚,但是色界在哪里呀?无色界在哪里呀?有的讲离地球好多光年以外的,也都说不清楚。佛教说三界具于一身,我们的身体就有三界,我们普通的生活这叫欲界,但是我们修行了,进入禅定,禅定使得我们的新陈代谢也好,细胞的织织也好,都会发生变化,那个变化也分层次,有色界、无色界,最高层次是无色界,所以欲界、色界、无色界具于一身,在我们身体里是可以体现的。既然三界在我们身体里可以体现,那么六道会不会也在我们身体里体现呢?一样的,我们的身体就具备了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都在我们身体里头。
地狱:你看我们有些人心量狭小得很,斤斤计较,什么好处都往自己这里搂,那种人,心灵不晓得有多少结,背了好多的包袱,那就是地狱。饿鬼:我们有些人悭吝、舍不得,饿鬼就是舍不得,什么都舍不得,自己的是自己的,别人的也是他自己的,这叫悭吝,就是饿鬼。畜生:不讲论理道德,乱发性欲,跟畜生一样,有些人就是行畜生道。这是六道三界具于一身。
高层境界,比如修禅定,进入初禅境界,我们身体感受大大不一样了,比如我们修禅定进入初禅以后,一定能够发八触,得十眷属,身体上是可以证得的,是真实不虚的,我们只要修学得法,并不难。我们马上进入初禅,我们身体可以发八触,得十眷属,那就轻安快乐,这就是初步的,是色界的。再进一步,二禅、三禅,到了三禅以后就进入无色界了。
(2)集谛
讲苦谛,为什么会有苦呢?苦是结果,就因为有集,所以讲集谛。苦是生死轮回,为什么会生死?因为有烦恼,就是昨天讲的思惑、见惑,就是十使,我们欲界有好多十使,色界有好多十使,无色界有好多十使,大乘讲128种思惑,小乘讲98个思惑,烦恼就是我们迷的因,也是我们苦的因。苦是逼迫义,集是招集,它把烦恼造成的因积聚在一起。
(3)灭谛
这个由集而苦,这是流转的,那么我们怎么打破这个流转不再轮回呢,就要修道,修道证灭才能够还灭。
(4)道谛
修道就是道谛,道就是真理,道谛就是觉悟,有了觉悟了就能证得菩提,也就是我们能够得乐的原因,离苦得乐,你就一定要修道,修道以后才能证灭,灭谛。
灭谛就是捏槃,涅槃就是了脱生死了,所以释迦牟尼他死了就叫涅槃。有道行,有修行的人,他解脱生死,我们叫他涅槃。涅架,是梵语,玄奘法师把它翻译成圆寂,和尚死了叫圆寂,一部分和尚可能是圆寂了,圆满地寂灭了,还有一部分和尚还在轮回中转,不讲修行的和尚一样的在地狱中排队。
四谛,我们不要轻视它,好像很简单,但是道理很深,四圣谛啊。佛家解释法义,他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一般来说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浅略释,浅略的解释,第二个层次深秘释,第三个层次秘密释,第四个层次秘中秘释。大家要注意,我们佛经一般的解释是这四种。我们在这里讲,有的是浅略释,有的是深秘释,有的是秘密释。我讲的四圣谛是浅略释,大家不要轻视,还有秘密释,还有深秘释,还有秘中秘释。
我讲的业力修行,怎么修,我讲了四谛,这四谛就既是小乘的根本教义,又是小乘修持的原则,又是小乘修行的方法。小乘修业力怎么修行啊?就是修四圣谛。
我们之所以轮回生死,我昨天讲了,就是由于我们根本烦恼,这根本烦恼归纳起来,我们讲了思惑和修惑,一个是俱生的,一个是分别的,一个是先天的,一个是后天的。对思惑,就是要修见道断思惑,对修惑呢,要修修道断修惑。见道把思惑断了就得无生智,修道把修惑断了就得尽智,所以修四谛他最后的成果是修成阿罗汉果。见道、修道完成之后,就是无学道。
修阿罗汉,经过见道断思惑,经过修道断修惑,最后以无学道而成阿罗汉。所以业力的修行也就是阿罗汉的修行,修阿罗汉果就是修业力,就是修四谛。
2.四谛的修行
具体四谛怎么个修法,我介绍个大要:
第一步,是要安住清净尸罗,就是持戒。
这里我再补充说明一些,显教学佛的过程,是四个过程:信,解,行,证。第一个过程:信;第二个过程:解;第三个过程:行;第四个过程:证,如果那个东西你不可以证得,那就是空的了。这是学佛的一般过程。
佛教讲信,不仅是一个理上的信,而且是一个事上的信;不仅是一个心上的信,而且是一个身上的信。密教讲“以信为行”,信就是修行;显教讲“信满成佛”,信圆满了,佛就成了。这个信不是盲目的,还要解嘛,是要你正信,正信不疑。释迦佛三十七道品里,八正道的第一个就是正信。正信不容易,正信坚定更不容易,有了正信才能有正解、正行、正证。
这是说学佛的过程。学佛的步隳呢,分三步,任何法门都如此:第一步持戒,第二步修定,第三步证慧。任何佛教的宗派、法门,第一步都要持戒,由戒才能生定,由定才能发慧。
我们修四谛也是如此,第一步持戒,就是安住,淸净尸罗,坚护戒律。关于戒律,我们另外抽时间专门讲一讲佛法的戒律论。这里简要说一下,戒分两个方面,消极的方面是有所不为,叫止持;积极的方面是有所为,叫作持。比如五戒的不杀生是止持,放生是作持;不偷盗是止持,布施是作持。
第二步,净身器。就是要具备修四谛的条件吧。
①身心远离。要淸净一点吧。
②喜足少欲。除了必要的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以外,欲望要减少,诃五欲。
③住四圣种。即衣服、饭食、卧具喜足圣种,还有乐断修圣种,这四圣种。就是说,我们的衣服、饮食、睡眠都要具备适当的条件,并不要这些东西很好,而是要适当,食的、睡的、穿的都要如理如最。
这里再说一下,佛教里有一句话爱欲为生死轮回根本”。我们人作为有情动物,一个是要吃饭,一个是要男女之事,婚姻,孔夫子讲嘛食色性也”,一个食欲,一个色欲,这个在人类社会应该按照伦理道德规范适当处理好。特别是在讲修四圣谛,因为僧人他最后要成阿罗汉,证这个果,所以对男女爱欲要断,这个不断他就不能修。人的欲望很多,最难断的是性欲,为什么要出家来证阿罗汉果,也是这个道理。
第三步,修五停心观。修五停心观这还是在创造条件,因为生活条件已经如理如量了,戒律持好了,但是思想意识还不清净,妄念还没有清除,所以就要修五停心观,这个主要是修止。
五停心观有五种:
①不净观。是为停止我们的贪爱之心,停止爱欲,就是停止男女关系,修不净观。
②慈悲观。停止瞋恚心,就是停止怨恨、恼怒心。
③缘起观。这个我们讲过了,万法因缘生,这是停止我们愚痴的见解,停止痴心。
④六界观。通观六界,而停止我见。
⑤持息观。通过数息停止散乱心。
这五停心观不是每一观都必须修,你只要修一观就可以连带其他的妄心一起停了,所以就看你哪一方面的毛病重一些,比如说你瞋恚的毛病重一些,你就修慈悲观;你散乱的毛病重一些,你就修持息观;你贪爱的毛病重一些,你就修不净观。根据你的情况,在五停心观里选一种来修。但是通常的情况是选这么两种,一是不净观,二是持息观,这是常有的两个比较多的毛病,贪爱和心思收不拢,散乱。
不净观可以列个表:
观青瘀治显色贪观被食治形色贪
不净观观虫蛆治妙触贪观尸不动治供奉贪.观骨锁通治四贪
不净观的第五个“骨锁观”通治上面四个。所以一般修不净观都是修“骨锁观”。“骨锁观”又叫“白骨观”,就是看人的身体,观想成一副白骷髅。这个人身你把它观想分析分析,解剖一下就是一个骷髅架子。三打白骨精,不管他变成少妇也好,老头子也好,其实都是一副白骨架子。
这个不净观主要是出家人修的,叫“坏法道”,现在讲不净观只讲“坏法道”,只讲坏的一面,实际上还另一面,就是“不坏法道”,就是说这个身体不但不是一副白骷髅架子,而且要像释迦牟尼佛的身体那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两种都要修,但是先要修不净观,修“坏法道”,然后修“不坏法道”。
因为不净观主要是以出家人为对象,我们在座的都是在家的,就不详细说了。
对在家的来说,最好是修持息观。持息观,就是持息念。我们学气功的人不少,接触的气功方法也很多,各式各样的。我想就借这个持息观,稍微结合气功的一些东西说一说,使一些在这方面不清楚的人明了什么是佛家的禅定,什么是气功。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气功,鱼龙混杂。我指的是真正的气功,都是在呼吸上做功夫,在一呼一吸上做功夫,吐故纳新,在后天气、在生活力上做功夫,而佛家的禅定则是在呼吸的转折上做功夫。你看,我们呼吸,吸后必有一呼,呼后必有一吸,吸要转为呼,呼要转为吸,在这个转折之间有一停,在这一停h做功夫才能入定。在一呼一吸上做功夫的,我们叫做气功;在呼转为吸和吸转呼一停上做功夫的,我们叫做息道。
中医讲,一呼一吸叫做一息。我们人的消化呀,就是在呼转为吸、吸转为呼这个一停上来消化,我们将来可以体验,我们人的消化,从生理学上讲,食物先进人胃,再进入小肠,分解吸收,从佛家的证得上来讲,这个消化的过程是在呼吸转折的停顿上进行的。 ,
气功是在后天生活力上做功夫,而息道是在先天生命力上做功夫。
在持息观上,大家可能听说过“六妙门”,这是小乘的基础修法。实际上大乘有大乘的六妙门,密乘东密有东密的六妙门,藏密有藏密的六妙门。我们现在讲的是小乘业力修行的六妙门,不要给搞混了。小乘的六妙门是基础,也是如来禅的基础。上次我讲到了中国第一部讲修禅定方法的经典《安般守意经》,“安般”是印度梵语“安那”和“般那”两个词的简称安那”是人息,“般那”是出息,人息出息要守意,守意了才能人定,否则不能人定。这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修禅定这个呼吸要守意才能入定。有一点要说淸楚,气功或者道家也讲守意,但是佛家的守意跟道家的守窍不是一个意思,佛家讲守意是讲的第六意识的意。
六妙门具体方法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数,第二阶段一随,
第三阶段一止,
第四阶段一观,
第五阶段一还,
第六阶段一净。
⑴推开尾闾
修六妙门也好,修其它气功也好,首先身体要安,坐要坐好,怎么坐我就不详细讲了,双盘也好,单盘也好,散盘也好,年纪大了正襟危坐也可以,其它的像獅子坐,琦墙坐,乃至于藏密的七支坐,都可以,但是要掌握一个要点,很重要的,就是“尾闾推开”。因为尾闾这里正好是我们奇经八脉里的督脉、冲脉、任脉三脉(藏密讲左、中、右三脉)有形质无形质的交会的地方,所以这个尾闾骨很要紧,它一推开,所谓推开就是坐的时候,我们的尾闾骨微微向后推,但也不是故意推得很开,以你自己感觉舒服为度。尾闾推开,这时胸腔的肺活童最大,你不信试试看。其次,尾闾一推开,重心也就掌握了,受地心引力最小。第三,尾闾推开后,就藏密而言,容易通中脉,就显教如来禅而言,容易通任脉、督脉和冲脉。我们都知道舌抵上腭是搭上鹊桥,而很少人知道尾闾推开是搭下鹊桥。
⑵安那般那
持息观第一步是安身,第二步是呼吸,肺呼吸就是自然呼吸,腹呼吸做气功的也熟悉,最后说一下瑜伽呼吸。
什么叫瑜伽呼吸呢?就是先用肺吸气,气吸尽以后,不要马上呼出去,由肺吸转为腹吸,然后用腹呼,这就是瑜伽呼吸,很容易很自然的。至于说“真人之息以踵”等等那些以后再说,我们这里讲持息观是对初人门的人来说的。
持息第一步是数息,怎么数法呢?这要有个原则:数入息就不要数出息,数出息就不要数入息。吸气时数1,呼时不数,再吸数2,……,这样,从1一直数到10,再从1数到10,如此循环。
这个呼吸本身,它是有去所、有方位、有性质、有机能、有作用的。你不要看它简串,一个呼吸,因为人就是一口气哩,这口气完了(人)就完了。中医学把我们人身上的气分得很精辟——有72种气,这是真实不虚的,我们在座的学中医的不少。
⑶视鼻端白
在数息的时候,我们这个眼睛不用完全闭上,也不是睁得很开,视彝端(尖)这个空的地方,叫“视鼻端白”。这个视彝端白啊,这个“视”字很有文章,开始是用肉眼(余光)在视,是用我们的眼识来视,这还是初浅的,实际上呢,逐步地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来视,用意识来看,视鼻端白,不是用眼识来看。
按照上述几个要点来做,推开尾闾,视鼻端白,安那般那,渐渐地,出入息跟意相守,就是安般守意。这个意就是心,出入息就是息,这样心息相依,呼吸跟意识相依,也就是呼吸神经中枢跟思维神经中枢,能够统一起来,这时我们大脑皮层处于好的休息状态,既不兴奋也不压抑。这个并不难,用一个阶段就可以达到。数息达到了,就可以进入随息了。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fj/fjcs/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