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十二因缘?整个宇宙在小乘佛教来看就是个业力的网,业力的体用就表现在因果之环上,怎么来讲因果之环呢?佛教讲十二因缘是讲得比较好的,用它来讲因果之环,来说明业力的体用。
什么叫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也叫十二轮,一个轮转一个轮;也叫十二支,十二个法支。十二因缘实际就是小乘佛教对我们人生死问題的一个说明。也就是,人是怎么生死的,怎么轮回的,对此他做的一个解释,一个说明。我们现在按十二因缘,一支一支地说一下。
⑴无明缘行
第一是无明。无明就是贪、嗔、痴,昨天讲的十使: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十使的集合叫无明。
无明缘行,由无明产生行。行就是我们造作,使我们的身、口、意产生三业,身造身业,口造口业,意造意业。由无明这些烦恼指挥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而行。
⑵行缘识
行又缘识。无明使我们身、口、意造了业,使我们思想行为形成了很多的业习,业习的结晶成为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讲一下“死有”、“生有”。
我们从娘胎里生出来之后,这个叫“本有”,像我们现在就叫“本有”。我们死了,断了气那一刹那,就是“死有”。
死了以后什么情况呢?我们讲佛教的根本是要解决生死问题。那么生死究竟是什么情况,是很值得探讨研究的。因为生死并不是一世就了了。现在超心理学呀,都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佛教怎么说的,我们按小乘佛教的说法讲。这里我先提一句,对这方面的说法,我们大家可以研究或者探讨,但不要去传,不是什么秘密,你听了以后,如果你理解了掌握了,倒还好,要是没理解,没掌握好,说了可能变成迷信了,使得人家不能够完全正确理解,变成邪的了,那就不好了,所以先说一下。
我们人生的时候,我讲八识,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种子识,我们在“本有”阶段,我们身、口、意所有的行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语言,每一个意念,它都是一个种子,这些种子都藏起来了,藏在第八识里,藏在阿赖耶识里了,等我们死了,断了气了,这个识是什么情况呢,也就是断了吗?没有断,生命之流还在流,并没断。佛家讲我们的人身,命根子,有三个要素寿、暖、识,这三个叫做命根。
寿,就是我们的寿命。暖,就是我们身体的温度。识,就是阿赖耶识。寿是我们身体的肉体,没有肉体人就不存在;没有暖,没有温度,就是死人;没有识,人就不能活。所以“寿暧识三是谓命根”。人死的时候,首先呼吸断了,寿命尽了,温度降了,身体慢慢开始冷却,冰凉了,最后他那个阿赖耶识到哪里去了?阿赖耶并没有中断,但是随着前面身体呼吸的断绝、温度的冷却,阿赖耶识跟它原来的结合在一起的肉体就脱离了,这个脱离是不一不二呀,下面再说。因为这个识是我们这一生(本有),还有前生所积累下来的种子,这个种子不断,阿赖耶识种子不断,这个识,因人而异;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它所表现的形式不完全一样。但是因为是它是生命之流,它还在流转,识的流转。
呼吸刹那断了气,这个识就流转,还没有到下一生,还没有投生的时候,这中间叫“中有”。也就是这一期的生命死亡了,下一期的生命还没开始,这个中间叫“中有”,佛经上也称为“中阴”。因为阿赖耶识的习气,是无童劫来的习气所形成,所以根据个人的情况他的“中有”可能是气,也可能是光,也可能是一种近色的肉体,用肉眼看不见的,一般说像人一样,不过像五六岁的儿童。
有修养、有修行的人,因为这一辈子的,包括前辈子,他在“人我执”、“法我执”这方面来说很轻,那么他的阿赖耶识是光明磊落的,很光明的,随着光就走了。但是一般的人都是近色体,这个近色体就是中阴身,就是这辈子死了,下辈子还没生,所以就是中阴身。这个中阴身,他要找生缘,因为他还处于生命之流,他还是有极强的生命力,要求生,怎么个生,他就找生路,就找他未来的父母,一旦找到未来的父母了,就投胎了,这个投胎的一刹那叫做“牛有”。投胎以后,胎就长养了,就变成“本有”了。“本有”以后,由小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死有”以后,他又是“中有”,这个就叫轮回。
这个中阴身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中阴身在投胎的时候,比如说一般我执很重、贪嗔痴很重的人,他的阿赖耶识所积的种子是些恶种子,他的识是昏昏沉沉的,所以死了以后,他的识现出的光色黑黢戥的,他跟宇宙间的黑光相投,很容易被引去了,这个黑光掺杂地狱、饿鬼、畜生道,他的生缘在那里,就投那里去了。
现在医学讲生殖,讲人类繁衍后代,要两个条件:男方精子跟女方卵子结合。而在佛教来说呢,除了这两个条件以外,还再加一F条件,没那个条件也生不了后代,那个条件就是中阴身的介入。这可以研究探讨,但佛教很多经典是这么说的。我们要正确理解。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跑到外面随便乱说,会给人一种反科学、搞迷信的印象,造成大家疑惑,这都不好。
一投胎,一刹那是“生有”。“生有”一般跟这个人一生的习气,业种子有关,这个业种子是他自己造的。人死了以后,中阴身一看到光,各种各样的光,白光、红光、绿光、蓝光、黄光、黑光,就跟着光走,光的吸引力,引导他或到天界、人界,或到地狱、畜生界。很善的人很快就走了,“中有”到“生有”时间很短,很快。很恶性的人也很快,他一看到黑光,高髙兴兴地就去了(众笑),因为什么呢?习惯了,熟了,比如吃鸦片的鸦片鬼,他闻到烟香就走了,不是别人来吸引他,他自己的业力使然。大部分人,不大好也不大坏,也做了善事,也做了恶事,中不溜这种人,他在中阴期间就游游荡荡,犹豫不决,是这个光好哇,还是那个光好呢?这么个状态。对这个“中有”的时间长短,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时间可以很长,没有定期,有的认为有定期,这里就不多说了,一般认为大概二到三周之间就是了,最长不超过七周,也就是49天,所以为什么做佛事、做法会都要搞49天,因为中阴身要49天,在这期间帮助他的中阴身来超度,起这个作用。
附带说一下,人死以后八小时之内,最好不动他,这是以佛教生死观来看,而且最好亲属也不要在死者面前嚎啕痛哭,我讲生之流啊,虽然是中阴身,但还是有识的境界,还是有感觉的,旁边人的活动对他是有影响。所以最好不要大哭,你尽孝心帮助他选择光明之路。
西藏的藏密,修颇瓦法(迁识法),在没死之前告诉他,人死后识的情况,帮助他更好地选择光。但这颇瓦法要看传授的人怎么样,一定要谨慎,搞不好修这颇瓦法会短命,因为是修中阴的,搞不好他就过去了。所以为什么修颇瓦法要和长寿法联系在一起呢,就是这个道理,没有真正的传授不要轻易修颇瓦法,因为有很多法要在里面。
我讲十二因缘,这个识就讲到这里。
⑶识缘名色
我们的无明、行、识,这是过去所做的因。投胎以后,在胎里头,心肝脾肺肾开始长了,这个叫名色,在胚胎时期的生长叫名色。
⑷名色缘六入(处)
六入也叫六处:指在胎里长成六根,即眼、耳、择、舌、身、意六根。
⑸六入缘触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嘛。他出生了,从幼儿到少年,接触世界各种事物,眼睛接触色,耳朵接触声音,鼻子接触香,舌头接触味,身体接触尘,意识接触法,新的生命从小到老,在本有里头接触各种事物,他的六根对六尘,接触一辈子。
⑶触缘受
在接触当中领受就叫感受。世界上的酸甜苦辣呀,各种感受,快乐的不快乐的感受。
受的分类,一般有三种受:一是苦受,人一生下来的时候,哇地一声啼哭,就是苦。母亲生孩子是痛苦,虽然科学进步减轻了生育的痛苦,但毕竟有痛苦,所以过去不祝贺生日,生自己的那一大母亲受难,叫“母难H”,唐朝以后才开始祝寿,一方面对寿的祝贺,一方面也是“母难日”的纪念。不多讲了,这是苦受。再就是乐受,感到很快乐。还有舍受,不苦不乐,中性的,这也是一种感受。
我们在人世间的名色、六人和各种各种接触、感受,这个就是现在所受的果。无明、行、识,那就是过去所造的因。
(7)受缘爱
在我们生有阶段,通过接触,通过各种感受,在触和受的过程当中,好的就爱,不好的就嗔,五欲嘛,在世间在生命阶段有爱,有贪欲。
⑶爱缘取
爱•.对环境生执著心,就想据为己有,取就是要据为己有。
⑶取缘有
取了以后有,为了取得自己所要取得的,做各种行为,他又造各种因,又在自己的种子识里增加新的种子。
(10)有缘生
这个爱、取、有,就是现在积累的种子,也就是下一个生命来继续的因,下一个生命转生到哪一道去的原因。
(11)生缘老死
最后“本有”完了,命根断了,“寿暖识三是谓命根”,命根断了,他又进人“中有”,又选新的父母,生命继续在报业中流转,又是轮回,由生然后到老死,又结束,这个叫十二因缘。
介绍十二因缘的书很多,我不多说了,我讲的是一般不大讲的。
十二因缘既是道理,又是法门。十二因缘这个因果之环啊,它的体是坚固不破的,它的用是连续不断。什么叫轮回?说具体一点,十二因缘好比十二个轮子,一个带一个不停地转动,就叫轮回。在哪里轮回呢?就在六道里轮回,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道、天道。
十二因缘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个从顺的方面看,一个从逆的方面看。从顺的方面看,因为先有无明,而后有行,以后有识,识以后有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是顺的看,就叫“流转”。首先是无明,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不觉悟,种子识,有无明的种子,是这个造成的,使得生命运动,流转不息,轮回。
从逆转来看,假设我们的无明断灭了,那么其它跟着也一个一个地灭了,这个叫“还灭”。“流转”是不觉悟,是迷;“还灭”是悟,觉悟了。怎么使他“还灭”?这就要修行,这是有方法的,但这个方法在佛经里讲得并不太多,为什么呢?因为十二因缘是“缘觉”这一类的人修的。
什么叫缘觉?就是这种人,他并没有听过佛法,也不晓得佛教的道理,他自己通过因果关系,了解了十二因缘,了解了人的生死轮回的道理,他得了觉悟,这种人叫缘觉。这个缘觉不一定出现在佛在世的时候。
假使听到佛讲过,或者听到佛法,受过佛教教化,成为觉悟的人,那种人叫“声闻”。
缘觉和声闻这两个合起来叫“二乘”。因为缘觉是独立自主的,没有听到佛教化,他能觉悟,所以小乘对于缘觉乘的修法十二因缘法讲得不多,而对声闻乘佛法讲得比较多,基本上是讲声闻乘。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fj/fjcs/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