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六害与六破
十二地支六害
六害,就是相害,在命理学中,就是指地支之间的相互损害,具体包括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因为相害的情况正好有六种,因此相害才被人称为“六害”。《考原》里面解说六害为:“六害者,不合也。凡事莫不喜合而忌冲。子与丑合,而未冲之,故子与未害。丑与子合,而午冲之,故丑与午害。寅与亥合,而已冲之,故寅已害。卯与戌合,而辰冲之,故辰与卯害。已与申合,而寅冲之,故巳与寅害。午与未合,而丑冲之,故午与丑害。未与午合,而子冲之,故未与子害。申与巳合,而亥冲之,故申与亥害。酉与辰合,而戌冲之,故酉与戍害。戌与卯合,而酉冲之,故戌与酉害。亥与寅合,而申冲之,故亥与申害也。”但是《三命通会》在这个解释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另一种说法,“六,六亲;害,损也。犯之主六亲上有损克,故谓六害。子未直上穿心,与冲合恩未结而仇己生,乃曰害。如子生人畏午冲,而未却去合午;丑畏未冲,而午却去合未,寅畏申冲,而巳合申;卯畏酉冲,而辰合酉;申畏寅冲,而亥合寅。酉畏卯冲,而戊合卯,所以皆为害也。”所以六害的六不一定是指地支相害的六种情况,而是指六亲。在实际推命过程中,六害也确实对六亲发挥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命局,因此六害的六指代六亲的说法也是有根据有应用的,在实践的时候,推命者应该仔细斟酌,合理利用六害来进行推断。
除了上面说到的六冲、三刑、六害,地支之间还有一个“破”的关系,需要推命者了解掌握。
十二地支六破
“破”,又称六破,《难易寻原》里面解说,“地支相破,散子,移也。子酉破,午卯破,巳申破,寅亥破,丑辰破,未戌破。”关于六破的阐述,很多命理学著作中常常忽略。原因在于六破中存在漏洞,无法自圆其说,所以不得不忽略。比如寅亥破,是亥水生寅木并且寅木和亥水相合化木,怎么在这里又变成“破”呢?还有申巳破,巳火克申金,申金和巳火相合化水,也不存在“破”的关系。鉴于六破概念不清,任铁樵注疏中也同意许多命理学著作忽略六破的做法,“至于破之义,非害即刑也,尤属不经,削之可也。”
大运: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
壬子日元,支逢两刃,干透癸辛,五行无土,年干丙火临绝,合辛化水,最喜卯旺提纲,泄其菁英,能化劫刃之顽。秀气流行,为人恭而有礼,和而中节。至甲运,木之元神发露,科甲连登;午运得卯木泄水生火,及乙未丙运,官至郡守,仕途平顺。以俗论之,子卯为无礼之刑,且
伤官羊刃逢刑,必至傲慢无礼,凶恶多端矣。
【白话提要】
这个命局中日元是壬子,地支上出现两个子卯刑,并且月柱辛卯时柱癸卯的地支卯都透干乙木,八字五行中缺少土,年干丙火,和辛金相合化水,最喜生于卯月木正当时令,处于旺,水生木,旺木泄水菁英,能化解子水和卯木相刑。此命局中秀气流行,代表拥有此命局的人温恭有礼,和爱中节。此人开始行甲午运,木的元神发露,代表此人中举后中进士;午运得卯木,水生木,木生火,卯木泄水生火,到行乙未丙运时,此人作官能做到郡守,并且仕途平顺。
八字:辛未、乙未、庚辰、丁亥
大运:甲午、癸巳、壬辰、辛卯、庚寅、己丑
庚辰日元,生于季夏,金进气,土当权,喜其丁火司令,元神发露而为用神,能制辛金之劫。未为火之余气,辰乃木之余气,财官皆通根有气,更妙亥水润土养金而滋木,四柱无缺陷。运走东南,金水虚,木火实,一生无凶无险。辰运午年,财、印皆有生扶,中乡榜,由琴堂而迁司马。寿至丑运。
【白话提要】
这个命局的日元后是庚辰,生于季夏未月,金属于进气,土正当权,好的是命局中丁火司令,元神发露,丁火成为用神,火克金,所以丁火能够克制辛金
劫财。未土厲于火的余气,辰土则是木的余气,
正财乙木
正官丁火都通根有气,更好的是亥水润土养金并且滋木,四柱中没有缺陷。其人运走东南,金水气势虚弱,木火实,代表此人一生平顺,无凶无险。当此人行壬辰运到午年,财木、印土都有火水生助扶持,代表此人能够中举,并且升官。当此人行到丑运的时候,也就寿命将尽了。
八字:辛丑、乙未、庚辰、丁丑
大运:甲午、癸巳、壬辰、辛卯、庚寅、己丑
此与前造大同小异,财官亦通根有气,前则丁火司令,此则己土司令。更嫌丑时,丁火熄灭,则年干辛金肆逞,冲去未中木火微根,财官虽有若无。初运甲午,木火并旺,荫庇有余;一交癸巳,克丁拱丑,伤劫并旺,刑丧破耗;壬辰运,妻子两伤,家业荡然无存,削发为僧。以俗论之,丑未冲开财官两库,名利两全也。
【白话提要】
这个生辰干支与前一个生辰干支大同小异,正财乙木正官丁火也都通根有气,前一个命局是丁火司令,这个命局则是己土司令。不好是此人出生在丑时,丁火熄灭,所以导致年干辛金没有克制,冲去未中木火微根,财官虽存在,但当时不能发挥作用,等于没有。此人初运甲午,木火并旺,代表此人出身不错,有祖宗荫庇;此人一交癸巳运,水生木,土克水,癸水克丁拱丑,伤劫并旺,刑丧破耗I行壬辰运,就会妻子两伤,家业荡然无存,此人也削发为僧。按照一般的概念,丑未对冲冲开财官两库,就代表名利两全。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dts/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