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抱朴子 道藏 南华经 黄庭经 度人经 阴符经
您的位置:国易堂 > 道教 > 道教书籍 > 阴符经 >

修道第一真经《阴符经》

2013-04-05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阴符经

在道教中,《阴符经》和《道德经》、《周易参同契》一起,被称为道家三大基本经典。在道教典籍中,《阴符经》还是唯一一部对人类灾难有敏感度和关切度的书。故而,其在道教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因而被道门中人视为“古往今来修道第一亢经”。

修道第一真经《阴符经》

《阴符经》是一部奇书,其间所蕴含着深奥的哲理,留给后世许多谜团,这也为其渲染上很浓郁的神秘色彩。《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阴”就是“暗”的意思。“符”则是“合”的意思,“阴符”就是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人事必须暗合天机,不违自然之道。《阴符经》的旧题为黄帝所撰,后于道教传说知,其由骊山老母传与唐代李筌。另有说为李筌托黄帝之名而作,也有人说其为战国末期作品。全书主要谈道家的修养,另涉及一些丹术,也有部分是纵横家、兵家的思想。

据记载,《阴符经》本无章节,但一般传本将其分为《神仙抱一演道章》、《宫国安人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三章,《神仙抱一演道章》主要讲天道阴阳之理,让人捤其机宜,修身炼行以成圣人,强调按自然规律处理人节。《富国安人演法章》主要说明天地、万物与人之间存在相“盗”的关系,只有三盗相宜,天地人才能相安。《强兵战胜演术章》从用兵之道说起,阐述学道、修炼者须戒目收心,无邪妄动,顺应天道,随时应物,天人合一。节实上,《阴符经》的精髓,就在干道教修炼的内容,其中关键在一“盗”字,就是把原来属干自己的东两夺取回来。

另外,在《阴符经》中,具有丰宫的辩证法思想。它比较充分地说明天道的客观性。指出天道按自身的规律发展,人的意志无法改变它。同时,它认识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努力去掌握、驾驭自然规律。此外,它乂以较大篇幅,论述相生相克的道理,强调只有相克才能相生。这些思想,不仅在道教史上,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阴符经》对后世道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约在唐宋以后,一般道教内、外丹家,皆将它和《老子》一起看做炼丹之祖经,用它的思想指导丹术修炼。另外,其蕴含的深奥哲理,也受到社会哲学思想家的关注,儒家、佛家、兵家、纵横家、医家等,都从自家的学术思想及利益出发来解释和运爪它,而它也给予他们一定的影响。

《阴符经》中的修炼之道,《阴符经》作者考证,《阴符经》是一部奇书,其深奥的哲理‘留给后世许多谜团,但其作者却是众说纷纭.被渲染上更多的神秘色彩。

传自黄帝:一说黄帝受之于广成子,一说西王母遣玄女授黄帝,一说黄帝与风后玉女论阴阳六甲之后自撰而成,一说黄帝由虚天坛石洞内的一石匣中得到。
李筌所作: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南宋理学大家朱熹都认为此经非黄帝所撰,大概是李筌自己撰写。
战国末期之人撰:战国时代的道家、术数家、方技家等撰著,多喜欢加上一个“黄帝”称号,告诉人们书中记栽都是自古相传的名言和经验,希望读者不敢轻视。

《阴符经》中的修炼之道

《阴符经》的精髓在于道教修炼的内容,其中关键在一“盗"字,就是把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取回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天地万物和人之间的关系。

《阴符经》中的修炼之道

《阴符经》的精髓,在于道教修炼的内容,其中关鍵在一“盗”字,就是把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取回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天地万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比如修道过程:修遒之人要从死中求生,返老还童,就要反夺天地万物之生气,逆取造化,掌握其中枢要,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达到长生久视的境界。

分类标签:阴符经修道第一真经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djsj/yfj/1696.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阴符经故事如何超越自己

为您推荐相关的文章

修道第一真经《阴符经》
阴符经故事如何超越自己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