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经典:淡泊的境界不是遥不可及的
在曰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谈论谈论淡泊。有人说:淡泊是清虚自守;有人说:去浮戒躁方为真淡泊;还有人说:淡泊就是光求趣,不求利……听上去,似乎各有各的道理。其实,淡泊这一境界,并非是一种心向往之而不能达的理想,而仅仅是一种冲淡平和的心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回归自然的淡泊;“悟入无怀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是以心为禅的淡泊。
唐代诗僧寒山把多年修行的感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其中有一首诗中写道:“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其字面意思是:登上寒山的山道,寒山上的道路不绝。接下来四句:“溪长石磊磊,涧阔草濛濛。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山中的风景。
很多人初读,以为是吟风弄月;这四句诗是一种非常幽远的境界,如同空谷足音一样难闻难见。最后两句:“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是全诗的诗眼。谁能摆脱世俗的牵累,与我共同坐在白云中呢?白云并非实指,而是代表了一种至高意境。
淡泊的境界并非邈不可攀,关键要认清淡泊的真义。
淡泊不是生活的目标,而是一种生存态度。生活的目标当然可以高远些,而生存态度则不妨从容平淡。从平淡走向丰富,通过学习与积累就有可能实现。从丰富再返回或转入另一种平淡,则需要较高的人生修养,方能达到此境。
重要的是活在当下,享受这一刻
如果现在你有时间,不妨专心想一想当下活着的这一刻。
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不够幸福,往往就是因为忘了好好活着,忘了当下的这一刻。
生活可以过得很简单,甚至很美好。我们何必畏惧当下没有发生的事?
我们如果不过度计划,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就有时间好好生活。如果不在乎失去钱财和权力,我们就能放下重担,感到从容安详。
如果我们的生活能务实一点,不过分奢望,就容易得到满足;如果我们对人生不那么患得患失,或许能活得更久。
如果我们不这么顾虑自己、苛求自己,就会更平静,也许还能更健康。如果我们先打理好自己份内的事,再去处理别人的问题,也许会更得心应手。
如果我们善待他人,他人多半也会善待我们。如果我们不过分以自我为主,我们会更自在,别人也会更喜欢我们。
如果我们不欺骗自己和他人,世界会更单纯,更皆大欢喜。我们要活在当下——因为只有当下这一刻才真正存在。而焦虑、恐惧、希望,都是从意念而来。
时时刻刻保持平静安详。
我们不那么执着于自我、钱财、成功或名望,并且有心理准备随时可能失去一切,这样的人很快就会找到真正的满足。只有准备好随时失去一切的人,才能真正拥有一切。因为他们没有忧虑、对未来不恐惧,所以能活在当下,全心投入对他们最有益的事情。
当你接受了正面的能量,才能把好的事物带给别人。单独的一滴水,很快就会干去;但在永恒之海中,它却长存不灭。
随缘自适是人生的大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佛家主张:“随缘自适,烦恼即去”。
何为随?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何为缘?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相乐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
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你、我、他都要依靠缘发生联系。常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陌生人对你哪怕是相视一笑,这便是缘。也有的虽心仪已久,却相会无期。缘,有聚有散,有始有终。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缘是一种存在,是一个过程。
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
“随缘”,常常被一些人理解为不需要有所作为,听天由命,由此也成为逃避问题和困难的理由。殊不知,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随缘是一种修养,是饱经人世的沧桑,是阅尽人情的经验,是透支人生的顿悟。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若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真理,这才叫“随缘”。
生活中,常有人会有这样的感慨和迷惑:“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我?”“为什么有的人不理解我?”“为什么会是这样?”若从随缘的角度看,不喜欢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欢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缘份就是缘份,有无缘不需要任何理由。能领悟到这一点,便会减少很多烦恼。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是有事必有缘,如喜缘、福缘、人缘、财缘、机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常人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随缘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放得下宠辱,那便是安详自在。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便识得有事随缘。
在繁忙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日久功深,你便会识得自己放下诸缘后的本来面目。
庄子妻死,他知道生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运行,既不能改变,也不可抗拒,所以他能“顺天安命,鼓盆而歌”;陆贾《新语》云:“不违天时,不夺物性。”讲述了在迁流变化的无常中,安身立命,随遇要安。
随缘,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读懂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艰难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随缘,是对现实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
随缘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缘于大河的汹涌,也随缘于细流的涓涓,随缘于亲朋的关怀,也随缘于陌路的指引。只要你不拒绝随缘,随缘便时时盛载着生活的恬然!
因为随缘于白雪的纯洁,所以不在乎冬天是否寒冷;因为随缘于心灵的真诚,所以不在意面容是否丑陋;因为随缘于人生的淡泊,所以不在乎是否拥有功名利禄。因为随缘,于是这个世界美丽了许多!
拥有一份随缘之心,你就会发现,天空中无论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心中总是会拥有一份平静和恬淡。
旅行的目的不是要去寻找一个家
人在旅途,往往要考虑:今夜宿何处?
大多数人会把驻足点设想在尚未到达的前方某一处,而极少能于当下止步,安心即住。稍有身份的,或较有钱的,都想赶到城里住宾馆。因为住宿条件若不够理想,他们是难以安睡的。还有些人,要求住宿处高级,他们注重的是娱乐、消遣、刺激,而不在于住宿本身了。
而开着豪华小车出行的人,只要有可能,则会尽量赶回家里,哪怕是行到天亮!因为家里放松、舒适,出门在外便放心不下、安身不得。
也有人,家境很一般,本无需牵挂,也并非要节省住宿费,但仍尽可能赶回家住,只是缘于“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的习惯心理所驱使。
再有一种人,出门为谋生计,对住宿也就无法讲究。走累了,或乘车停靠了,随便找个旅店,倒头就睡,一觉到天亮。他们虽不能把异地他乡当家,但也算能够随遇而安。
看来,“家”已成为世俗人旅途的后方乃至归宿。家,既给旅人以信心和慰籍,又往往成为旅人难以割舍的包袱。人们既无法带走它,又时时在心中装着它。心中老是牵挂着家的人,其旅行是很难获得愉快、自在的感受。
一位作家说过:“家庭不是后方,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处驿站!”是的,漫漫人生恰如长途跋涉,旅行的目的不是要去寻找一个家,人生的终点更不是要回归到自己感到最舒适的“家”,否则,就不必从家出发去旅行了。
红尘中的人们都懂得“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的生活规律,但在人生旅途中本该安歇时,又总是因为有太多的牵挂和无奈,狂心不息,而不能安住。
然而,却有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旅人”——云游、行脚的僧人,他们头戴竹笠,身背行囊,出行不虑阴、晴、雨、雪,不计春、夏、秋、冬,既不需美食锦衣,更不愁夜宿何处,行止随心,一切随缘,可谓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旅行中,若逢天黑了,路边小店、茅棚、山洞均可栖身,甚至在路边、树下即可坐卧,天当房、地作床……
将在人生旅途中远行的人们,学学那些行脚的僧人?果敢地斩断对后方的种种牵挂、顾虑,放弃对远方的虚无飘渺的幻想,而专注于眼前,把握好当下。不必行旅匆匆,但求步履从容,在人生旅途的每一处驿站,安心即住,涵养自性的宁静,感悟生命的充实……
人生到处谁非客?得意江湖便是家。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djjd/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