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国,新安(今安徽徽州)人,是宋朝四大测字家之一,谢石的髙足。他的测字风格或是模棱两可,或是含糊其词,或是高深莫测,与老师一脉相承。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朱安国来到江西的鄱阳。那年正值科举开考,在临考前许多学子都想占断一下自己的功名前程。在当时,测字占功名、求科第是十分流行的。朱安国是当时有名的测字高手,许多人纷纷前来请他测字。有一个叫段毅夫的学子,写了一个“飛”字请朱安国测。朱安国看了一看说:“二九而升。‘飛’之为字,从二从九从升。但据笔画言之,不能知其义,未可便决祸福。”这年秋试,段毅夫中了第十九名,他的朋友都纷纷向他祝贺,并说:“十九者,第二九也,君必正遇。”但是,在其后的省试中,他却名落孙山。过了三年,到了乾道元年(1165),科举开考,段毅夫再次参加考试,又中了第十九名,在这次的科举开考中,他终于登第,榜上有名。应了朱安国的“二九而升”的话,即要酿中十九名方能登第。
在乾道元年的科举考试后,鄱阳书生赵彦通因以《周易》应试失败,想改习赋,就去找朱安国测字。他写了一个“易”字让朱安国测。朱安国看了一看说:“得非有更易之义乎?此字从‘且’从‘勿’,当且勿易,终必得遂。”经朱安国这么一番拆字,赵彦通打消了改习赋的念头。
一天,朱安国去拜访洪迈。洪迈是当时所谓“三洪文名满天下”的洪氏三兄弟之一,其大哥洪适、二哥洪遵都是当朝大官。这天,朱安国来访,洪迈想请他测字,问朱安国:“可不可用书信中的字来测?”朱安国回答说:“可以。”洪迈即指一封书信中的一个“去”字给朱安国看,朱安国看其字体带草,就对洪迈说:“此尊官是位贵人,今所占何事?”洪迈说:“写此字的是一位现任参政知事,他想辞去官职。”朱安国对洪迈说:“你看这个‘去’字正像钻头出天上,将位冠百僚,无庸询休逸之请。”两个月后,那人果然拜相,应验了朱安国说的话。
朱安国的测字跟他的师父一样,十分玄妙。一次,有一个叫王明的人来求测,他是一读书人家的仆人,小时候也读过一点书,后因家境贫困,放弃学业,才做了人家的仆人。这次他写了一个“慶”字来求测,朱安国看后说:“此虽小人,中心作文而不遂。又恨其必字势偏左,主左脚跛蹵之疾,旦夕却招婚姻之喜。”当时在坐的人听了之后,都说极是,王明三十岁时得风湿,故左脚不好。但有一点不明白,王明已是七十岁的人了,并有妻室,怎么还有婚嫁之喜呢?一周以后,他为人家做媒嫁女,收到了许多谢礼。朱安国的最后一句话,也得到了应验。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cz/zgcz/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