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两则用神测字实例:
其一,据《几神验存》载,测字术士吴崧在途经镇江时碰到一旧交,其因官司之事久等亲戚不来,就写了一个“泻”字去求占。吴崧占断说:“‘泻’头如‘门’,字形像‘马’,旁边三点水借作镇江的‘江’字用,则‘馬’星(按:指“馬”字下的‘o’)已到‘江’门间,你的亲戚马上就要到了。”这一测例借用了喜神“马星”来作为吉兆。
其二,测字术士王权,人称王仙人。一学子欲进京赶考,临前找王仙人为之一占。学子拈得一“又”字,王仙人便拆解说:“这次赴京赶考, 于你十分不利。据字而言,‘又’是文星不现。”就是说,“又”似“文”,但是少了起首的一点,而这一点正是“文曲星”。这一测例是以喜神“文星”不现来预言事情不顺利。在测字术士的眼里,用神甚为重要,拆解汉字时先看用神,就是把握了断事的枢机关键,2“如有用神出现,十则有九准确"。从本质上分析,这种做法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到头来限制了术士附会回旋的余地,甚至带来“不端( 未说中)”的后果。因此,他们强调细察用神之后,“须根据字理而言”“务求临机应变,不呆板拘执”。由此便产生了“字理推测法”
字理推测不像用神那么玄秘隐奥,且简便易行,主要是必须熟记常用汉字的“推理”,方能应付裕如。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cz/czff/98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