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入门 周易典籍 周易问答
您的位置:国易堂 > 周易 > 周易基础 > 周易入门 >

孔子治易的理解

2015-01-14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周易入门
怎样理解“孔子治易"
 
依据现有所能看到的文献,第一次谈及这个问题的是《庄子》。
 
《庄子•天运》篇称:“孔子谓老子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自以为久矣。”意思是说,孔子在拜访老子时说,他自己“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好久了。
 
《诗》、《书》、《礼》、《乐》、《场》、《春秋》,就是所谓“六艺”或“六经”,而《易》则是其中之一。
 
应该怎样理解这里所提到的“治”字呢?
 
我认为“治”,在这里吋以理解为“研修”、“诠释”、“整理”的意思。
 
依据《庄子•天运篇》的id载,孔了•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一起“研修”、“诠释”、“整理”,是合乎情理的。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建私学、收徒讲学的教育家,虽然屡域表白自己对待古籍的态度是“述而不作”,但其“述”的蕴义似应相当广泛,起码与“治”的蕴义不相上下。
 
关于孔子“治《易》”,孔子对《易》的贡献,不仅《庄子》、《论语》等典籍均有相关的言论加以佐证,而且司马迁的《史记》等史书也有所记载,因而得到历代学者儿乎一致的肯定。到上世纪80年代初,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墓葬出土的帛书《易》残卷,乂进一步为此提供了更加翔实的证据,所以更受到现代学术界的一致公认。
 
然而,对于孔子到底是怎么“治《易》”的,孔子对于《易》的具体贡献究竞有哪些?学界迄今仍然见仁见智,.看法不一。在此,我也只是谈谈个人的一管之见。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先简单地了解一下孔子的生平。
 
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这也是比较公认的、沿袭已久的说法。但也有学者根据《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始迄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突出特点是用问答的方式,阐释史实十分简略,着重阐释《春秋》之所谓“微言大义”)和《春秋谷梁传》(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其体裁与《公羊传》相似)推算,认为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至丁-孔子的具体出生时日,则分歧更大:除了比较公认的9月28日说之外,尚有10月9日说、9月8日说和8月20、21日说等等。
 
孔子出生的鲁同,是周文王的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这个并不大的国家,由于对周代的礼仪和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誉。
 
为了说明当时兽国是“礼乐之邦”,我在这里仅举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是,兽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到鲁国访问。这个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博学多才,知书明礼,很受其父王器重。寿梦临终前想把王位传给他,被他以“不能闵父子私情而废前王之礼”拒绝。因依据“前王之礼”,在传位方面必须按前王之子的长幼次序传位。听了季札的劝说后,吴王就把王位传给了季札的大哿,但又留下遗训。尔后,按照吴王寿梦的遗训,季札的三个哥哥都相继要把王位传给他,均被他拒绝,使得他因“四让王位”而以“明礼仪、重仁德”享誉当时。就是这么一位“明礼仪、重仁德”的吴国公子,到鲁国后一观看周乐,就禁不住叹为观止地大加赞赏。正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载:“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此处读而0,植盖之意)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有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思是说:一见表演乐舞《韶箾》(按照孔颖达的解释,“箾”即“箫”,《韶箾》就是《尚书》中提到的《箫韶》,是韶乐的一种),就惊呼:德行之最高境界啊!伟大呀,就像天无所不镫盖,地无所不承载一样啊!就是再有盛德,也没有比这更高的了。观赏到了止境啊!即便是再有其他乐舞,我也不想观赏了!
 
另一个例子是,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其藏书后也禁不住赞叹:“周礼尽在鲁矣!”
 
这两个例子,从乐舞和藏书两个方面,说明了鲁国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礼乐之邦”。
 
正是鲁国这种序重的文化传统和礼仪,与当时学术下移,及其在社会上所促成的文化氛围,对孔子的成长及其思想学说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3
 
孔子幼年(3岁)丧父,家境衰落,生活贫困。他曾回忆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亊。”所谓“贱”,就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所谓“鄙事”,就是为当时-•般人所看不起的事情,具体就是指他在年轻时曾做过的“委吏”(管理仓廡)与“乘田”(管放牧牛羊)等。
 
虽然生活贫困,工作不称心,伲孔子并不自馁,依然奋发进取,15岁即“志于学”。不论在修身或学业上,都善于取法他人。“二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种善于发现周围人身上的长短,虚心求教,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及由他人之短联想到自身的缺点,并自觉加以改正的态度,不仅体现了孔子注電品德修养,而且也体现了孔子学无常师、好学不厌的梢神。这对于他品德的修养和学业的长进,无疑都大有裨益。所以,年纪轻轻,孔子在乡里就蘇得了“博学”之赞誉。
 
到27岁时,孔子就创建了私学,开始授徒讲学。所教授的内容是他根据以前的文献加以整理的自编教材,起初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吋以说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之学,后转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大六艺”,也即后人所说的“六经”,可以说是治国安邦的济世之学。
 
私学的创建,在肖时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因为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不仅体现了年轻孔子勇于创新的精神,而a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振兴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孔子坚持“有教无类”,即在施教的对象方面不分等级、贵贱,凡是带上“束脩”即交点儿学费的,都收为学生。这种在教食面前人人平等,认为每个人都有接受教疗的权利的思想行为,无疑是对“学在宫府”及其所酿成的在教育面前等级森严、把接受教育当成部分人的专利的、极其不平等的传统和现实的尖锐挑战,是孔子“仁”即博爱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
 
因此,孔子的私学一创建,就很自然地受到社会各个阶级、阶运的广泛欢迎。比如,在孔子的门徙中,既衬出身于奴隶主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和宋国的司马牛等,也有虽然“穷居陋巷”、“箪食瓢饮”却“不改其乐”的颜渊;既有被称之为“卞之野人”(“卞”在今山东泗水•一带;“野人”相当于今“土里七气的乡下人”),自己吃野菜(“黎霍”),而背米百串.侍养老母的子路,也有身着芦花做的“棉衣”(“芦衣”),甘愿忍辱受冻而尽孝的闵子骞;既宥亲自种瓜,帮母织布,三口不生火做饭,十年不制新衣的曾参,也有“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既有“鄙家子弟”而旦犯过罪的子张,和出身贫寒、“衣若悬鹑”的子夏,也有遭受牢狱之灾(在“缧[w]绁[xife]之中”)的犯人,被孔子招为女婿的公冶长,曾为“梁父大盗”的颜涿聚;还有尽管“家累千金,结驷连骑”,但在春秋时期并没有地位,仍属“鄙人”之列的、为官学所不容的大商人子贡,等等。而就其弟子所在的地域看,除了鲁国外,还有齐、宋、卫、秦、晋、陈、蔡、吴、楚、郑等诸侯闰。这种国籍的不同,在当时,往往意味着种族上的差别。
 
由此可见,孔+所开创的私学,确确实实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家庭出身、地域、族别的限制,使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商人及一般平民,尤其是满足了平民人学受教育的愿望,因而大大拓宽了教育的社会基础,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其弟子出身阶层和领域的广泛、复杂,也昭示出当时孔子办学之遐迩闻名,广受欢迎。孔子晚年所自诩的“三十而立”,是与其在创建私学、授徙讲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不开的。
 
但是,孔子并不满足于教学,很想通过人仕即做宫来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学。然而,兽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三桓”是指庆父之后的孟孙氏、叔牙之后的叔孙氏、季友之后的季孙氏。因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裔,故称“三桓”)。三桓是魯国势力敢大,专权时间最长的大族。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军权。孔子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34岁时,鲁闻发生内乱,孔子逃亡到齐国。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施政,孔子阐述了自己的政见,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仪和秩序,以及“政在节财”等思想。齐景公听了虽然高兴,但由于实权操在大夫陈氏(陈桓子)手里,而陈氏则正渐渐成为篡夺齐国君位的主要势力,所以孔子的政见不可能被采纳。齐景公想封赏孔子,又受到宰相晏婴(?~公元前500年)的阻止。后来在齐大夫中甚至有人怀疑孔子是鲁闰的奸细,想加害孔子。
 
孔子在齐滞留几年而不得志,生命安危又受到威胁,于是返回鲁国。由于“陪臣执国政”的混乱局面依然未变,使得孔子仍无意仕途,“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史记•孔子世家》)。
 
这里的“修”指什么?我认为就是指“研修”,即学习、钻研的意思。司马迁在这里只提及“《诗》、《书》、《礼》、《乐》”即“六经”中的四种,而未涉及“六经”中的《易》和《春秋》。我们对此该怎么理解呢?
 
我认为司马迁这样写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孔子当时确实还没有“修”《易》和《春秋》,因为一般认为孔子是在50岁以后才“修”《易》的,而“修”《春秋》则更晚;二是,孔子已经开始“修”《易》和《春秋》,即把《易》和《春秋》连同“《诗》、《书》、《礼》、《乐》”即“六艺”或“六经”放在一起“修”,而司马迁只是为了行文之方便,才未提及,因而只是泛提“修《诗》、《书》、《礼》、《乐》”而已。
 
我认为第二种说法较为合理,其理由是,在孔子所处的时代,《易》和《春秋》与《诗》、《书》、《礼》、《乐》同样在社会上流传,孔子既然“修《诗》、《书》、《礼》、《乐》”,就不可能不“修”《易》和《春秋》,不可能把《易》和《春秋》撇在一边。人们往往把“孔子厄而作《春秋》”,理解为《春秋》为孔子所作,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春秋》的涵义有二:其一,《春秋》原是各国国史的通名,如《国语•晋语七》有“羊舌肸(xl)习于《春秋》”,《楚语上》有“教之《春秋》”等等说法,其中所说的《春秋》均为国史。《墨子•明鬼篇》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等等之称谓,指的就是周、燕、宋、齐诸国的史书。据初步考证,至迟自西周起,就有太史专门记载国家大亊。由于记载大事一般要写明春夏秋冬四季,而古人又特别重视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就统称《春秋》;其二,《春秋》是鲁国史书的专名。起初各国史书都有专名,如晋国史书叫《乘》,楚国史书叫《祷杌》(见《孟子•离娄下》)。鲁国史书就叫《春秋》。所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春秋》,就是指的鲁国的史书,而其中之“作”,应该埋解为孔子所自白的“述”;孔子“述”春秋,即对鲁国的史书《春秋》加以整理,亦即编纂、修订。孔子对于鲁国史书《春秋》的编撰、修订,已经是不可争议的史实。孔子对于鲁国史书《春秋》的修订虽在晚年完成,但从一般意义上讲,其对于《春秋》的研修,早在年轻时就开始了。
 
而孔子对于《易》的研修也理应如此。从《家语》、《乾凿度》以及《论语》等书籍看,孔子确实在年轻时就接触《易》了。
 
总之,《史记》所云“退而修《诗》、《书》、《礼》、《乐》”,当为泛指,不能据此就把《易》和《春秋》排除在外。由于孔子从齐国返回鲁国后,刚37岁,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一边研修《六经》,一边向弟子们传授,所以深受欢迎,“弟子弥众”,学生越来越多。
 
历史和现实使孔子越来越淸醒地认识到,要想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抱负,施展自己的才学,就必须运用政治杠杆即权力的力量,因而他主张“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即做官与做学问要一致,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而且两方面都要出类拔萃。所以,在招收门徒,传授其学说的同时,孔子仍积极寻求人仕,希望亲自登上政治舞台,以便更好地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才学。
 
但是,当时鲁国的政权操在季氏手里,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即阳虎,是把持鲁同政权几世的季氏家臣中最有权势的人)。把礼仪看得比生命还重的孔子,自然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即“陪臣执国命”的“不义”状况,不屑于“不义”政况下的“富贵”即升官发财。‘‘不义而富fi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尔》)不义的“富贵”,在我看来不过像天上的浮云,因而宁愿默默地充当教书匠,而不愿出仕。直到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愿意出仕,并被任命为中都宰,这年孔子51岁。孔子担任中都宰后,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学,只一年的功夫,就由于政绩突出而受到四方的效仿(“行之一年,四方则之”),于是由中都宰迁升为司空,继而再升为大司寇,摄行相事。鲁定公十年即公元前500年夏,孔子随鲁定公与齐景公相会于夹谷,史称“夹谷之会”。
 
“夹谷之会”虽然由齐、昏两国商定,但是,齐景公事先布下了劫持符定公的圈套。由于孔子胸有“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亊者必有文备”的谋略,事先对齐国邀兽君“夹谷之会”的用心有所筲惕和戒备,并在“夹谷之会”上乂能临机应变,斗智斗勇,不仅使齐国劫持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所侵占鲁国的郓、鄴(cao)、龟阴等地。由此孔子的威望大增。昝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即中央政府的权力,抑制三桓的势力,试图利用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而提出了“堕(hui)三都”的计划。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其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这一主张却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而孟孙氏也暗中支持公敛处父,致使堕三都的计划半途而废。 <.
 
在内部遇到阻力的同时,外部也受到来自齐国的挑战。由于孔子在鲁国主政政绩显著,使齐国越来越感到不安,担心鲁国强大会威胁齐国的安全,于是想出美人计,将女乐80名遗蹭鲁国。季桓子接受了齐国的女乐,致使鲁国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政治抱负难以继续施展,于是不得不决定离开政坛,离开“父母之邦”,带领颜因、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个弟子,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生涯。是年孔子55岁。
 
孔子周游列国,主要目的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自己的政治抱负能在列国加以实施。“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足见老夫子当时是多么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啊!
 
但是,尽管孔子不辞劳苦,历尽艰辛,费尽心机和口舌,但他的主张不但始终未能得到响应,反而一再逍受误解,甚至屡遭疑忌、监视和围困,以至几度连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胁。到68岁时,孔子虽然被季康子派人迎接冋国,被国人尊以“国老”,鲁哀公与季康子也常以政事咨询于他,但终究未被蜇用。孔子只好依然从事教育,同时致力于典籍的整理,直到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逝世。
 
通观孔子一生的行踪可知:从15岁到27岁,是孔子边工作边自学的时期;从27岁到34岁,是孔子创建私学收徒讲学的时期;从34岁到37岁,是孔子客居齐国的时期;从37岁到51岁,是孔?“退而修《诗》、《书》、《礼》、《乐》”即继续研修和收徙讲学的时期;从51岁到55岁,是孔子在符国从政的时期;从55岁到68岁,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时期(57到59岁曾〜度回鲁国);从68岁到73岁,是孔子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典籍的时期。
 
统观孔子的一生,其人仕的思想虽然始终未泯,但其真正从政的时间满打满箅只有短短的5年(51-55岁),而其他时间则主要用于教育、研修和整理古代文献方面;在其周游列国的14年中,由于宥弟子跟随,所以,其研修和教育工作并未中断。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zyrm/9067.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周易》的法则:刚柔并济、自强不息
孔子对《易》的主要贡献到底是什么
孔子对于《易》及其卜筮态度
孔子到底怎样看待《易》及其卜筮
孔子与周易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