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 阴阳五行 阴阳八卦 阴阳转换 阴阳家 阴阳与应用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学 > 阴阳 >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2024-06-10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阴阳学说

五行的概念,早在商周之时已经形成。古人发现,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是人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于是产生了“五材”的概念。《 左传》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意思是说,自然界给我们提供了五种材料,老百姓应全部加以应用,缺少一样都是不行的。《尚书》 也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也就是说,水、火,是百姓的饮食之所必需的;金、木是百姓劳动、兴建所依赖的;土,百姓赖以生存的万物,都是靠土来生长的,这些都是被人们所利用的。同时,古人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而且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具也是用这些物质制成的。古人便也总结出,自然界的万物也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正如《国语》所说:“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所以,早先的圣贤,用土和金、木、水、火糅合在一起而制成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样,就把木、金、火、水、土当成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这当然不足以解释自然界的种种规律,反应出古人认识自然这一历程的艰辛。也正是基于这种错误的认识,才产生了以后的正确认识,逐渐地把金、木、水、火、土这样五种基本的具体的物质,抽象成五种属性。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五行学说。五行的提出,最早见于《尚书.甘誓》,文中有一句“有扈氏威侮五行”,这是夏代的遗文,是什么意思,已不可考。比较完整的记载则见于《尚书.洪范》,文中记载了周初箕子的一段话,说“五行”是上天赐给夏禹的九畴之一,原文说“初一日五行”,“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行说,周初已经提出,但不完善,到了战国时期,才比较系统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墨子、邹衍是其代表人物。他们都阐述了五行之间有相生相胜的关系,但墨子认为五行之间不一定有固定不变的相胜关系,而邹衍则提出了自己的“五德终始说”,认为木-一定胜土,金一定胜木,火一定胜金,水一定胜火,土- -定胜水。并将五行的生克制化与朝代的更替联系起来,引入政治领域,认为作为天子,一定得到五行中的一德,此德一定胜过前朝之德,所以才完成改朝换代。

但是,真正将五行学说系统化地整理出来的,是汉代大儒董仲舒。他在《春秋繁露》中列出数篇专论五行,如《五行要义》、《五行相生》、《五行相胜》、《五行对》等。首先,他把五行重新排列次序,认为:“天有 五行,一日木,二日火,三日土,四日金,五日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其次,他把五行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认为是宇宙最基本的物质,并提出了天人同体,相互感应的学说。他说:“天地之气, 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列为五行。”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一体混成。接着又指出了五行之间的不仅相胜,而且也相生。然后,他又把五行配上四时:“水为冬、 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秋主收,冬主藏。可见,五行学说,在此已经相当系统,并自成体系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y/yyxs/98386.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