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 阴阳五行 阴阳八卦 阴阳转换 阴阳家 阴阳与应用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学 > 阴阳 > 阴阳八卦 >

阴阳生五行与八卦,五行与八卦又分阴阳

2016-03-21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阴阳八卦

  阴阳生五行与八卦,五行与八卦又分阴阳

  阴阳生五行与八卦,五行与八卦又分阴阳。五行之中,木、火为阳,金、水为阴,中央之土为阳,四方之土为阴。木为阳中之阴,火为阳中之阳。金为阴中之阳,水为阴中之阴。春秋之土为阳,复冬之土为阴。乾、震、坎、艮为阳,坤、巽、离、兑为阴。乾坤为阴阳之老,震巽为阴阳之长,坎离为阴阳之屮,艮兑为阴阳之少。五行与八卦既可以分别成章,又可以相互融合、转化:乾兑为金,震巽为木,艮坤为土,坎离为水火。五行、八卦闪阴阳而万法归一,阴阳因五行、八卦而成万物之象。

  不过,世界万物并不总是以阴阳或五行、八卦的形式简单而直观地存在。人们若要通过易学思维模式来全面地认识世界,往往还需要借助其他客观现象或思辨形态,例如河阁、洛书、天干、地支等。这些内容从表面上看似乎与阴阳无关,似究其本质都是阴阳关系的不同表现,最终都吋以运用阴阳之理加以分解,闪此也都当然成为易学思维的重要内容。

  思维的一般形式在于逻辑推衍,也即通过概念按照一定规律进行判断,以获得理性的结论。作为一种正常的思维体系,易学思维同样具有推理或说理的功用。不过,易学思维乂是一种特殊的思维体系,它还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思维的独特表现形式:象、数。所谓象就是运用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直观性的类比和联想。+同的现象之间只要具有某种相似性,就可以在一定形式上相互转换。象思维所依赖更多者是直接的感悟,而不是抽象的分析与总结。象思维之象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物态之象、情景之象、符号之象、文字之象等四种形态。物态之象是指直接存在于自然界的具体物体的形状。情读之象是指由一系列的物态、场景所形成的集合之象。符号之象是指经过人们加工之后所抽象出的图案。文字之象是因汉字的象形特点所产生的字形、字音、字意。由于象思维依赖于人们的直觉与体悟,人们在进行象思维的时候,除了遵守社会普遍的认识法则之外,还必须发挥思维个体各自的特殊性。不同事物之间在外部形态上的象与不象往往会因为不同的思维主体、不同的思维条件而发生改变。象思维的对象与形式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人们常识中所谓的现象或表象,象是与逻辑推理同样重要的另外一种独立的思辨形态。象思维是人们口常屯活中不可或缺的思辨形式,但对于以崇尚理性思维为主的现代社会而言,象思维的存在与作用往往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所谓数就是运用数字的结构和关系形态来认识tit界。在易学思维体系之中,儿乎所有的思辨内容都可以数的形式存在,包括太极之数、阴阳之数、五行之数、卦爻之数、河洛之数、干支之数等。易学思维中的每一个概念、每一种关系都可以转化成一定的数字结构。也即是说,世界万象都具有数的特征,都可以通过数字进行推衍。与之相应,任何一种数字也都可以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现象或者现象之间的关系,包括阴阳、五行和八卦等。

  作为易学思维体系内在结构的不同的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八卦等既可以彼此分离,也可以相互融合。阴阳之中有五行,五行之中有八卦;八卦不离五行,五行+离阴阳。作为易学思维外在形态的不同表现形式,象、数、理之间也可以相互贾通。任何一种象都可以分解为数,可以推衍成理。既有阴阳之象、阴阳之数、阴阳之现,又有五五行之象、五行之数、五行之理,还有八卦之象、八卦之数、八卦之理等。易学思维是一与多的充分结合。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y/yybg/9681.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阴阳:宇宙万物场与能量态(波粒)模型
阴阳八卦预测理论:阴阳四象八卦解析
阴阳八卦与五行思想的发展?阴阳是气,五行是
阴阳系统遗存八卦符号
阴阳系统符号/八卦系统的宇宙万物变化观
“周易思维”与阴阳八卦及筮法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