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讼卦,坎下乾上——不争为上和为贵
[卦辞阐幽]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下卦“坎”象征阴险,上卦“乾”象征刚硬有才干,双方格格不入,必有争讼之事发生。以个体而言,内心阴险而外表刚强,亦容易与人争讼,因而卦名为“讼”。内、外卦的中爻均为阳,缺乏阴阳感应流通,故有窒碍发生;“上九”过于刚强(到了上端极点),有逞强之象,所以“终凶”;“九五”中正刚健,然而下却是充满凶险的“坎”卦,因而又有“不利涉大川”的警示。孚:诚信。窒:窒碍。
本卦告诫人们做事一开始就要想到结果;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理顺各种关系,从事情的起端就止息事端,消弭芥蒂,防患于未然,免得自陷于争讼之泥淖,难以自拔。
[爻辞解意]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初六,不长久纠缠于争执之事,略有言语磨擦,最终是吉祥的。永:长。
这一爻是说争端初起,略辩即明,不可长久纠缠。
“不永所事”是初六的指导思想,这是很明智的决策。事端初起,还没有发展成争讼,那么就尽量不让它发展成争讼。所以它不长久纠缠于争执之事,断然地结束争执。
有些事略辩即明,有些事甚至不辩即明,纠缠于口舌之争是无益的。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不能胜讼,于是逃跑回来。下面的人与在上的人争讼,招来祸患会像俯身拾物一样容易。
这一爻是说,处于弱势争讼必然会失利,要及时中止以免祸。
九二以阳爻处于阴位,又在坎险之中,地位和形势都极为不利。九五以阳居阳,又是君位,势不可敌,九二与它争讼,必然吃亏,招来的祸患将俯拾皆是。火速退出争讼而逃避。这种急流勇退的行为是十分明智的。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六三说安享祖业,守持正道以防危险,终将吉祥。或辅助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德:指祖业。厉:危险。
六三以柔质居于下卦之上,有不能争讼、惟食旧德之象。但六三又是以阴爻居阳位,其位不正;更兼处于九二、九四两刚之间,是危厉之境;又是上下卦之交,是进退两难的是非之地。六三必须安分守己,与人无争,才能保持旧禄不失,获得吉祥。即使从事君王委派之事,取得成绩也不能自己居功,能这样小心谨慎就差不多了。
争未必得,不争未必失。《老子》中说:“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偷,安贞不失也。
这一爻是说,争讼无理,要立即回头,改正错误。不能胜讼,回心转意而归向正理,改变态度而安守正道,可获吉祥。
九四阳刚性健好争,但居于阴位,又有能退之象。它见真理不在自己这一边,就赶紧改变蛮横无理的态度,修正自己的行为,按常规常理说话。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损失,结果也是吉祥的。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能够决断争讼,大吉,因为九五能行中正之道。
这一爻是说,以中正之道决讼最为吉祥。九五象征刚健中正、明快无私的主讼者,也是理想的化身。能如此,方能明断曲直,诉者当然心悦诚服,而无不平之气,这是最大的吉祥。本卦辞中所说的“利见大人”,就是这位“大人”了。
上九:或锡之以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上九,或许会得到赏赐佩带,也必然在一天之内三次被剥夺。象中又说:由于争讼而得到赏赐命服,也是不值得尊敬的。
上九以阳刚居于讼卦的终极之地,象征恃强争讼到底而不知悔改的人。一般来说,这种强讼不止的人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爻辞在“锡之以带”之前加了一个“或”字,表示偶然性。即使如此,这种通过争讼而获得的高官厚禄也是极不光彩的,弄得身败名裂。这完全是咎由自取。
上九所得到的恶果,正好印证了卦辞和彖中所强调的“终凶,讼不可成为”的告诫。
[讼卦点悟]
冤家宜解不宜结
本卦阐述了在人生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争端发生,以致有争讼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应力持中庸平和的原则,能让则让,能避则避,能止则止,万不可逞一时之忿,使事态扩大。因为争讼是一件两败俱伤的事情,倘若遇到执法公正的法官,尚可一伸正义,然而这样的境遇似乎不多,因而诉讼中充满着风险。即便胜诉,也会结下冤仇,从大局着眼,仍是有害无益。古人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也正是这个道理。
[讼卦例解]
不与人争免祸灾
对不必要争论的人和事就不要斗嘴。与其和狗争道被狗伤,还不如让狗先走。因为即使你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伤,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在为人处世中,不妨先退让一步,利用忍耐暂时躲避。这样做,不但能避其锋芒,避免争斗,还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生活中有好多这样的实例,可以作为这种道理的佐证。
明朝苏州城里有位尤老翁,开了间典当铺。一年年关前夕,尤老翁在里间盘账,忽然听见外面柜台处有争吵声,就赶忙走了出来。原来是一个附近的穷邻居赵老头正在与伙计争吵。尤老翁一向谨守“和气生财”的信条,先将伙计训斥一通,然后再好言向赵老头赔不是。
可是赵老头板着的面孔不见一丝和缓之色,靠在一边柜台上一句话也不说。挨了骂的伙计悄声对老板诉苦:“老爷,这个赵老头蛮不讲理。他前些日子当了衣服,现在,他说过年要穿,一定要取回去,可是他又不还当衣服的钱。我刚一解释,他就破口大骂。这事不能怪我呀。”
尤老翁点点头,打发这个伙计去照料别的生意,自己过去请赵老头到桌边坐下,语气恳切地对他说:“老人冢,我知道你的来意,过年了,总想有身儿体面点的衣服穿。这是小事一桩,大家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什么事都好商量,何必与伙计一般见识呢?你老就消消气吧。”
尤老翁不等赵老头开口辩解,马上吩咐另一个伙计查一下账,从赵老头典当的衣物中找四五件冬衣来。然后,尤老翁指着这几件衣服说:“这件棉袍是你冬天里不可缺少的衣服,这件罩袍你拜年时用得着,这三件棉衣孩子们也是要穿的。这些你先拿回去吧,其余的衣物不是急用的,可以先放在这里。”赵老头似乎一点儿也不领情,拿起衣服,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急匆匆地走了。尤老翁并不在意,仍然含笑拱手将赵老头送出大门。
没想到,当天夜里赵老头竟然死在另一位开店的街坊家中。赵老头的亲属乘机控告那位街坊逼死了赵老头,与他打了好几年官司。最后,那位街坊被拖得精疲力尽,花了一大笔银子才将此事摆平。
事情真相很快透露了出来,原来赵老头因为负债累累,家产典当一空后走投无路,就预先服了毒,来到尤老翁的当铺吵闹寻事,想以死来敲诈钱财。没想到尤老翁却能大度忍耐,明显吃亏也不与他计较,赵老头觉得坑这样的人即使到了阴曹地府也要下地狱,只好赶快撤走,在毒性发作之前又选择了另外的一家。
事后,有人问尤老翁凭什么料到赵老头会有以死进行讹诈的这一手,从而忍耐让步,避过了一场几乎难以躲过的灾祸。
尤老翁说:“我并没有想到赵老头会走到这条绝路上去。我只是根据常理推测,若是有人无理取闹,那他必然有所凭仗。在我当伙计的时候,我爹就常对我说:‘天大的事,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如果我们在小事情上与人斗嘴,那么很可能就会变成大的灾祸。
当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会出现这样极端的情况,但也会常常发生一些争执,有时搞得不欢而散甚至使双方结下芥蒂。人发生了冲突或争吵之后,无论怎样妥善地处理,总会在心理、感情上蒙上一层阴影,为日后的相处带来障碍。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避免它。
我们常用这么一句话来排解争吵者之间的过激情绪:有话好好说。这是很有道理的。争吵者往往犯三个错误:第一,没有明确而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想法,话语含糊,不坦白;第二,措辞激烈、专断,没有商量余地;第三,不愿意以尊重态度聆听对方的意见。又有一个调查说明,在承认自己容易与人争吵的人中,绝大多数说自己个性太强,也就是不善于克制自己。
谁能够克服喜好争讼的弱点,谁就能在人生中避免麻烦,远离祸端,一生和顺通达。
本文出自国易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64gua06/zh/5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