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周易》的卦名是通过观察卦象而取定的,而且六十四卦爻辞的撰系,亦与卦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爻辞在撰系上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六条爻辞在排布上所呈现出的“原始要终”的意义。《系辞》中专门作了论述: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这段话比较准确、系统地阐释了《周易》爻辞的排列原理及其意义。
首先,它提出了《易经》在卦爻辞的撰系.上以“ 原始要终”为总法则,就是说《易经》以推原事物的初始、归纳事物的结局来作为一卦的根本目的。如果我们逐卦考察爻辞,就会发现有不少卦的爻辞在排列上透露了《易经》作者“原始要终”的强烈意识。如《师》卦爻辞: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六三:师或舆尸,凶。
六四:师左次,无咎。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由开始“出师”的警惕,到“ 在师”的赏赐,到师旅战斗的“ 舆尸”,到师旅驻扎的“左次”,到决战的“帅师”“舆尸”,到最终凯旋的赏赐一“开国承家”, 完整地讲了一次出师征战的终始过程。再如《咸》卦:
初六:咸其拇。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九五:咸其晦,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
关于此卦的卦义,《周易正义》日:“此卦明人伦之始,夫妇之义,必须男女共相感应,方成夫妇。”那么,这对相恋的男女是怎样感应的呢?爻辞说得很清楚:先感应在“拇(足拇指)”,然后感应升到“腓(小腿肚)”,然后交感在“股(大腿)”,然后交感在“晦(脊背)”,最后交感在“辅、颊、舌”。这种由,上而下、由始而终的感应过程是很清楚的。再如《井》卦: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六四:井愁,无谷。
九五:井冽寒泉,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从爻辞上看,《井》卦讲了一个修治旧井的故事。那么,爻辞是怎样“原始要终”的呢?初爻指出了这是一-口“旧井”,井底淤泥塞阻;二爻讲废井弃置不修,成了一个大水坑;三爻讲开始修井,淘去污泥,井已清洁了,而人们仍不引用,令人难过;四爻讲再用砖石修砌井壁;五爻讲井水明澈清凉,人们开始饮用了;上爻讲最后再把井口收拢而不覆盖,以便利人们长久地取用井水。
除了上述三卦,明显地透露出“原始要终”意识的卦还有很多,如:《比》《噬嗑》《贲》《剥》《困》《鼎》《艮》《渐》卦等,这里就不一-举例了。这充分说明,《易经》作者在撰系卦爻辞的时候,并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很多卦是作者匠心独具的杰作。朱熹日:“《易》本为卜筮而作。”后人也常常因为“卜筮”二字而鄙薄《周易》一书的性质。实际上,正是因为《易经》作者撰系的是“卜筮”天地万物与人类社会的命运未来之书,其更注重对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把握,从而形成了要对事物自始至终的发展过程进行系统考察的观念,这可以说是《周易》爻辞在撰系上首要的特点。
与《周易》“原始要终”的思想相对应的是,《周易》中有很多卦的爻辞往往以初爻爻辞来解说事物的开始,故取象多在事物的下位;以上爻交辞来解说事物的终结,故取象多在事物的上位。这也就是《系辞》所说的: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初爻
爻辞明显取象于事物下位的有:
爻辞 取象分析
《乾》:“潜龙勿用。“潜”一初始状态, 下位之象。
《同人》:“同人于门,无咎。”“门”一 家门外与人同,为同之初始。
《观》:“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童观”儿童之观, 观之初始。
《噬嗑》:“屦校灭趾,无咎。”“趾”一取象于人的最下部。
《贲》:“贲其趾,舍车而徒。”“趾”一取象于人的最下部。.
《剥》:“剥床以足,蔑贞,凶。”“床足”一床的最下部位。
《坎》:“习坎,人于坎宿,凶。”“坎容”一极深的坑, 下位之象。
《离》:“履错然,敬之,无咎。”“履”一脚步, 下位之象。
《咸》:“咸其拇。”“拇”一足拇指, 下位之象。
《遁》:“遁尾,厉,勿用有攸往。”“尾”一-与“首”相比,下位之象。
《大壮》:“壮于趾,征凶,有孚。”“趾”取象于人的最下部。
《夬》:“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前趾”取象于人的最下部。
《困》:“臀困于株木,人于幽谷,三岁不觌。”“株木”一树桩,为树的底部;“幽谷”一为大地的低处。
《井》:“井泥不食,旧井无禽”“井泥”一井的底部, 下位之象。
《鼎》:“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鼎趾”鼎脚,下位之象。
《艮》:“艮其趾,无咎。利永贞。”“趾”-一取象于人的最下部。
《渐》:“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干”一水涯处, 与其他各爻的“磐”“陆”“木”“陵”“阿”相比,取象于下位。
《既济》:“曳其轮,濡其尾,无咎。”“尾”一与“首”相比,下部之象。
《未济》:“濡其尾,吝。”“尾”一与“首”相比,下部之象。
上爻明显取象于事物上位的卦有:
爻辞 取象分析
《乾》:“亢龙有悔。”“亢”一极高位之象。
《比》:“比之无首,凶。”“首”一上部之象。
《大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天”一最高之象。
《噬嗑》:“何校灭耳,凶。”“耳”一取象于人的 上部。
《大畜》:“何天之衢,亨。”“天”一最高之象。
《大过》:“过涉灭顶,凶。无咎。”“顶”一取象于 人的上部。
《咸》:“咸其辅、颊、舌。’“辅颊舌”一取象于 人的上部。
《晋》:“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角”一上部之象。
《姤》:“上九:姤其角,吝,无咎。“角”一上部之象。
《渐》:“鸿渐于阿,其羽可用为仪,吉。’“阿”一极高之象。
《中孚》:“翰音登于天,贞凶。’“天” 一极高之象。,
《既济》:“濡其首,厉。”“首”一上部之象。
《未济》:“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首”一上部之象。
爻辞在撰系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充分考虑了爻在阴阳上的特性。
如《临》卦:
初九:咸临,贞吉。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六四:至临,无咎。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上六:敦临,吉,无谷。
《咸》卦初、二皆为阳交,故爻辞皆日“咸临”。再如《节》卦: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九二:不出门庭,凶。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六四:安节,亨。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节》卦初、二皆为阳爻,表示能守“节”之道,故爻辞“不出户庭”“不出门庭”相类。
历代易学家在《系辞》“观象系辞”思想的指导下,对《周易》“象”与“辞”之间的关系作了种种探索,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予以深刻地总结。我们今天无论是品读还是研究《周易》一书,都不应抛开其独特而玄妙的卦爻象体系,舍弃了卦爻象,《周易》的义理就成为一种空谈。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jc/96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