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入门 易经智慧 易经奥秘 易经八卦 易经学习 易经取名 易经视频 易经基础 易经应用 易经全文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八卦 >

《易传》著作年代再考辨

2023-04-25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经八卦

《易传》著作年代再考辨

通过以上对几位学者观点的引述,可以看出《易传》基本上作于战国时期,非一人一时之作,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在《易传》著作年代的分期上,在七种《 易传》出现的先后顺序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笔者认为,考证《易传》的著作年代与先后顺序,既要重视外证,即与其他战国文献的比较研究,从而确定《 易传》出现的大致时代;又要重视内证,即七种《 易传》之间的比较研究。《易传》 对《易经》的解释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发掘《易经》体系所蕴含的义理的过程,也是对《易经》象数化的认识与构建过程。《易传》对《易经》的这种象数化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其在解《易》体例、行文特色上也有着相互借鉴的地方。仔细分析《易传》各篇的同异之处,也有利于我们对《易传》形成年代的认识。内证与外证的结合,应当是我们研究《易传》先后年代的依据。循着这一思路研究下去,笔者的观点是:《彖传》《小象传》《大象传》当为最早,三者当成书于战国前期;次之为《文言》《系辞》,二者当成书于战国中期;《说卦》《序卦》《杂卦》则基本上成书于战国中晚期。下面具体论述之。

《彖传》《小象传》《大象传》当作于战国前期

《彖传》是专门对卦名和卦辞的解释,《小象传》是专门对爻辞的解释。对《易经》的研究,必然首先从探讨卦爻辞的特点和意义开始,然后才能展开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卦的总义、八卦所取的各种物象等一系列问题。后人囿于《象传》之名,将《小象传》和《大象传》放在一起、划归一类,并以之与《彖传》比较,这种分类是很不妥当的。李镜池已经指出:《彖传》 与《小象传》相类,是注重卦爻之位的;而《大象传》则是提出卦之意义的。我们从解《易》体例、行文特色等因素考虑,应当将《彖传》《小象传》 视为年代相近的解《易》著作。在七种《易传》中,《彖传》《小象传》当是最早成书的。世人囿于司马迁《史记》中孔子作《易传》以及孔子易学传承关系的记述,或将《易传》归为孔子作,或将《易传》归为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所作,实际上都是待商榷的。

笔者认为,就《彖传》《小象传》 来说,其当出于世代传《易》的筮人史官之手,而不应将其视为儒家学者的文献。

一是《彖传》《小象传》仍具有天下未分的王官之学的气象。如《乾.彖传》“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坤●彖传》“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屯●彖传》“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师●彖传》“ 能以众正”“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履.彖传》‘“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泰●彖传》“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豫●彖传》“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观.彖传》“中正以观天下”,《贲●彖传》“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复●彖传》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颐●彖传》“天地养万 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坎.彖传》“王公设险以守其国”,《离●彖传》“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咸.彖传》“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恒●彖传》“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大壮●彖传》“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家人●彖传》“正家,而天下定矣”,《睽.彖传》“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益●彖传》“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詬.彖传》“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革●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渐.彖传》“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归妹●彖传》“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丰●彖传》“宜照天下也”,《节●彖传》“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中孚●彖传》“说而巽,孚乃化邦也”之语等,《象传》作者在解释卦义的时候,几乎每卦都引申到圣王治天下之道上去,具有浓郁的王官之学的文化气象和史官文化特色。

二是《彖传》《小象传》解《易》时,总要敷衍出卦爻辞,于此既可见二者的一致性,又说明其作者恪守解《易》体例,这体现了史官世代传《易》的特色。且其文中体现出较浓的天命意识,与儒家思想不太相合。如《谦●彖传》“鬼神害盈而福谦”,《临●六二●小象》“‘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观●彖传》“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无妄●彖传》“天命不祐,行矣哉”,《萃●彖传》‘‘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震●彖传》“‘震惊百里’,惊远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损●六五●小象》“六五‘元吉’,自.上祐也”,《姤九五.小象》“‘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困●九五●小象》“‘利用祭祀’,受福也”之语等。

三是《彖传》《小象传》虽阐发卦爻辞的道德意义,但推其源头,并不是顺承孔子之教。我们知道,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但《彖传》无一个“仁”字,而《小象传》“仁”字仅一见,《复●六二●小象》:休复’之‘吉’,以下仁也。”按《咸.彖传》日“男下女”,《屯●初九●小象》曰“以贵下贱”,“下仁”不可解,疑当为“下人”,即下于人,六二下于初九。如果《彖传》《小象传》 是孔门《易》教,关于孔子“仁”的思想,岂可轻易放过?《彖传》《小象传》中关于修身行事.原则的阐发,与《左传》《周礼》的风格有一致性,此亦证明其当出自于世代传《易》的史官之手。

四是其所提出的解释《易经》卦爻辞的“爻位说”,是《易经》象数学的重大发展,若没有长期的蓍占实践与经验总结,绝无提出的可能。前面已述,在春秋时期的易学研究与运用中,还没有产生以“初、二、三、四、五、上”与“九、六”组合表示爻题的观念,但由蔡墨所言“《乾》之《垢》、《乾》之《同人》、《乾》之《大有》”的顺序,可以看出春秋时人已有《易》卦爻画自下往上数的观念。随着人们对《易经》六十四卦象数体系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占筮中频繁出现的“卦变”现象,必然使人们的兴趣逐渐转移到对卦爻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上来。我们无从知道是谁首先给卦爻标上爻题,但可推知爻题出现的大概时间,当在春秋战国之际。此--时期的天下政治和社会阶层发生着剧烈而迅猛的变动,上至天子诸侯,中至卿大夫士,下至黎民百姓,皆需要在不断转型的社会中与时俱进、端正心态、站对位置,以免被社会潮流所淘汰,并力求勇立潮头,在那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大显身手。《彖》《小象》“爻位说”解《易》体例的提出,正是在易学领域内对这一时代思潮的回应。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bg/96653.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