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义论: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大义论五行相生相克,第一是五行相生相克,以成生生不息,循环无穷之道。第二是五行与五方的配合,所谓北方阴极而生寒,南方阳极而生热。把五行相生相克的两种关系放在一起,其五行生克图如下:
战国时期,“五行”学术风行一时,并且进一步总结摸索出了一套“五行相生相胜”的规律,所谓相生,就是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有着生发和促进的作用,如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便是;所谓相胜,即相克,就是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有着克制和约束的作用,如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便是。正因为自然界广泛存在着这种相生相胜的作用,所以天地万物才能得到动态的平衡。否则只生不克,或者是只克不生,天地万物就不可能保持平衡,也就不能维持和生存下去,所以相生、相克,就是自然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人命运起伏多变的外在和内在的因素。所以五行学术,作为命理学的又一基础理论,必须掌握以下概念。
一、五行相生:即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白虎通》云:“木生火者,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销金亦为水,所以山云而从润,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生,故水生木也。”
二、五行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洛书》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一六水克二七火,二七火克四九金,四九金克三八木,三八木克五中土,五中土克一六水,此五行相克之序也。《五行大义》论相克说“克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亦称“五行相胜”。《白虎通》解释说:“五行所以相害(相克)者,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克)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用阴阳五行解释揭示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发展动力和次序时说:事物的发展取决于阴阳的消长,而阴阳消长的原因又在于五行的运动。“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为之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这里的“官”指官能,也就是功能。五行的运动,就是五种功能,其方式是:“比相生而间相胜。”五行相生的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它们这种次递相生,就称为“比相生”。五行相克的顺序为水克火,中间隔以木;木克土,中间隔以火;火克金,中间隔以土;土克水,中间隔以金;金克木,中间隔以水。这种中间有物相隔而克者,就称之为“间相胜”。显然五行的运动,既是一种运行方式,又具有一种生杀的功能。正因为五行的相生和相克,大自然以及赖大自然生存的万事万物,才有四时的新陈代谢和物种的自然平衡。
五行相生相克,此其自然之理。十干十二支,五运六气,岁月日时,都源自天干、地支的相互为用。在天则为气,故有寒暑燥湿风热;在地则成形,故成金木水火土。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这是大自然变化的规律。五行又各分阴阳,在天为阳,谓之天干,五行流行,有燥热凉寒之变;在地为阴,谓之地支,五行在地,春夏秋冬,有四时流行之序;其所妙用,可谓变化无穷。成和子说:人禀五行以生,顺天地之和,食天地之禄,未尝不由乎五行之所取。故须辨五行之行,须识五行之性。
五行之用,多则太过,少则不及。其气其数,有余不足,皆能致凶;抑扬归中,然后为福。生旺太过,则福中藏祸;死绝太过,则福无可托。凡命五行下生上曰助气,主一生享福,凡事容易受人福力;上生下曰盗气,主一生为人所谋,多庇荫他人。凡命造中,五行下克上,主沉滞难发,上克下,主有威势,害物,不利妻妾子孙,一般皆孤独,生旺则差慢。书云:“五行之数最难详,闲位须防胜位亡。”还有所谓五行反制者,火多金少浑闲事,火少金多大不祥。阴阳偏出,造化不成,过与不及,皆可为患,如火多金少,聚散不得成形,若火少金多,即不能成销炼,火则反有灰飞烟灭之厄。如见过与不及,皆为不吉。《穷通宝鉴》专论五行,不言十神,在命学领域中独辟蹊径,自树一帜,后世命学家论定四时五行的衰旺喜忌,多以此书为宗。
《五行大义》云:“天生一,始于北方水;地生二,始于南方火;人生三,始于东方木;时生四,始于西方金;五行生五,始于中央土。”所以有水居北方,火居南方,木居东方,金居西方,土居中央之说。五方者,东南西北中之谓也,五行与五方相配合,即:木,东方;火,南方;水,北方;金,西方;土,中央。五行与天干五方相配为: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西方庚辛金,中央戊己土。而五行与地支五方相配为:东方木寅卯辰,南方火巳午未,西方金申酉戌,北方水亥子丑,中央土辰戌丑未。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wxxs/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