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 千字文 弟子规 百家姓 三字经
您的位置:国易堂 > 蒙学 > 弟子规 >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2014-08-03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弟子规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译文】

  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就拿,那就是偷。

  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困难。

  【注释】

  ①倘:假如,如果。

  2急:紧急

  【评解】

  曰常生活中,免不了你来我往,相互求借,但在借用他人物品时,一定先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再去拿要借的物品,千万不要"先斩后奏〃,这样是不礼貌的。如果不征得主人的同意,就随便把东西拿走了,那跟小偷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

  俗话说得好: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向别人借东西的时候,要说明使用的日期,并要信守承诺,及时归还,这样以后再借用的时候主人就很愿意借给你;倘若不讲信用,借了之后不能如期奉还,甚至忘记归还,让主人来催缴,这样就丧失了信用,以后想再借,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契约

  1.原始社会的契约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交换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萌芽状态的契约也幵始产生。当时的中原地区人类使用什么样的契约,目前还无具体资料可供论证。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近千年来,许多少数民族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这些民族使用契约的情况在汉族文献中有所反映。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说:云南"土人(傣族)缔约取一木杖,或方或圆,中分为二各刻画二三符记于上每方各执一片。负债人偿还债务后,则将债权 人手中所执之半片收回。"当时契约还无文字,而是以剖分竹签、木片等为信物,这种契约形式叫做判书。汉族祖先在原始社会末期可能也是用这种契约。西周至两汉时期的契约之所以为判书制度,大概源

  2.西周至两汉的判书

  西周至两汉时期,已用文字书写契约。这时契约的形式虽仍为判书制度,但比原始社会的判书有很大进步。此时契约的形式因用途不同,可分为三种,即《周礼•天官•小幸》所说?听称责以傅别〃,

  "听卖买以质剂","听取予以书契"。这就是说,借贷契约用傅别,买卖契约用质剂,授予收受契约用书契。

  魏晋以后,纸契的使用日广,判书也起了变化。傅别、质剂之制逐渐不用,合同形式逐渐生发展。合同形式脱胎于书契,又吸收傅别之长。其形式是"书两札〃,将两札并起,合写一个大"同〃字,后合并大写"合同"二字。每一札上都有"同"的半字或"合同"的两半字,为合券的验证。后来,在买卖关系中广泛使用单契,由卖方4 出具。

  3.税契对契约形式的影响

  官府为了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消除财产纠纷,维持社会秩序•很重视契约的内容书写和形式制作的规范化,因之契约的内容和形式 时有改进。但使契约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不是契约内容的法律作用,而主要是历代税契政策的作用,如"红契"的出现。

  契约大约在宋元时期发生了第二次大的变化,就是契尾的产生。 由于红契之制不易防止官僚吏员侵吞契税,因而另创契尾之制。契尾 是纳税的收据,元代叫"税给"。一契尾分大尾与坐尾两联,大尾为收据,坐尾为存根,以备査究。此法实行后,对防止官吏贪污契税起了一定的作用。

  4.契约录文

  先秦文献中不见契约录文,两汉文献有叙事摘引契约文字的情况,但比较简单。文献中载有完整的契约录文是宋朝以后的事,主要 有两种情况:一为契约式样;二为契约原文。

  契约式样大约开始流传于唐代后期。北宋年间,国家制定典卖契 约式样,作为标准契约,由地方官府刊印,叫做"官板契纸"或 "印纸"。民间缔约时,要向官府购买印纸,填写后,再投税印契。

  此种印纸制产生,对契约的规范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关链接】

  査道送礼

  宋朝人査道,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望远方的亲戚。到了中午,两个人都饿了,可路上没有饭铺,怎么办呢?仆人建议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査道说:"哪能这样做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要讲信用,怎么能偷吃呢?于是两人饿着肚子继续赶路。

  走着走着,路旁出现了一个枣园。枣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枣子,十分招人喜爱。査道和仆人本来已经得发慌,此时更觉得饥饿难耐, 便停了下来。査道叫仆人去树上采些枣子来吃。

  两人吃完枣,查道拿出一串钱,挂在采过枣子的树上。仆人奇怪地问:"这是什么意思査道说:"吃了人家的枣子,应该给钱。" 仆人说:"枣园的主人不在,别人也没看见,何必这样认真查 道严肃地说.讲诚实是人应有的道德,虽然枣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该给钱。”

  诚信的宋濂

  宋濂是明代人,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 遁叟,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很有学问•散文写得很生动。做翰林时,他编修过《元史》,著有《宋学士集》七十五卷,被人们称为"幵国文臣之首"。

  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砚台里的墨汁都冻成了冰,手指也冻得弯不过来,但他还是赶紧抄写,不敢有半点偷懒。

  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有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大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祅,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

  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 ;失约,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于是宋濂背上书箱和行李.爬高山,越深谷,顶风冒雪。天冷极了,脚冻得裂开老大的口子他都不知道赶到老师家里,冻得四肢僵直,简直动弹不了。老师感动地称赞说:"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mengxue/dizigui/7926.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