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 千字文 弟子规 百家姓 三字经
您的位置:国易堂 > 蒙学 > 弟子规 >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2014-08-01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弟子规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译文】

  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幵门的动作都要轻一点、慢一些,尽星不发出声响。行走或转弯时要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使人受伤。拿空的器具时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一样。

  【注释】

  ①棱:棱角。

  ②虚:空。

  ③盈:充满。

  【评解】

  人与人之间每天都要接触,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先考虑一下他人,看自己做的事情会不会影响别人,尤其是在进入他人的房间或在办公室、图书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时要尽星保持安静或压低一个人做事不要莽撞,而要稳重。细心、认真、仔细要从小培养。心不在焉,做事粗鲁,认为事情很简单,很容易做到,抱有这种 思想即使再小、再简单的事情也很难做好。

  一个人处世做人的态度,绝对不要因为没有人看到而有所疏忽,有所怠慢,这很重要。这也就是说,为人处世要表里如一,绝对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否则,就是在为自己的发展设罝无形的障碍。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饮食器具

  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簠、豆、皿、盂、盆盂、案等。

  簋,形似大碗,人们从颇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簠,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葵。

  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

  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

  盆盂,为盛物之器。

  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惹。

  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

  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是用金、银或象牙制成。

  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甑、飯、鬲等。

  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幵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 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 别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 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 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

  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 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 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 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

  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 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汽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

  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龃"。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

  【相关链接】

  苏嘉折辕与伯玉重礼

  苏嘉是西汉著名大臣苏武的哥哥,曾经负责给皇帝驾车。有一次 皇帝外出,苏嘉给皇帝驾车,从都城长安来到郊外的行宫。当皇帝正要下车时,苏嘉因为不小心,一下子把车辕撞到了门前的柱子上。当 时车辕被折断了,皇帝也因此受到了惊吓。结果,苏嘉为此被判为大 不敬之罪,只好自杀。獯来,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小心谨憤•一件小事如果处理不好,有时也会酿成大祸。

  蘧伯玉是舂秋时期卫国的大夫,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人。有一天晚上,卫灵公和夫人在庭院中赏月,忽然听到有马车的声音,但经 过王宫门口时,却没了动静。过了一会儿,车马声又在远处响了起 来,原来是蘧伯玉驾车从这里经过。当时的礼节规定:大臣经过国君 的门口要下车,以表示恭敬。蘧伯玉绝不因为这是晚上,没有人看见就废弃了礼节。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到速伯玉的谨憤和为人。

  李白醉酒

  诗仙李白42岁来到长安,要实现安邦定国的政治抱负,并且也受到了唐明皇隆重的礼遇,得以出入随侍,进出后宫也是家常便饭。 唐明皇甚至亲手调过葵汤给李白喝,以示宠幸。

  李白虽受玄宗之宠,但恐为李林甫所害,只舞文弄墨,不敢贸然涉足政治。李林甫是通过高力士的关系才得以飞黄腾达,所以李白对高力士也没有好感。

  渤海国的使者觐见,并呈上国书。然而就是这封国书却难倒了满朝大臣,并不是大臣无能,原来这封国书文字奇形怪状,很难辨认。 当时唐玄宗很生气1.堂堂天朝,济济多官,如何一纸香书,竟无人能识其一字!不知书中是何言语,怎生批答?可不被小邦耻笑正在为难的时候,唐玄宗想到了李白,于是赶快命人召他入宫。

  李白刚饮过酒,已略有几分醉意,但上了金銮殿,接过国书却宣 诵如流。唐玄宗非常高兴,立即下令让李白也用同样的文字,草拟一个副诏的答书。李白平素恨高力士、杨国忠扰乱朝纲,李白欲借此机 会奚落高力士和杨国忠,便乘着酒劲借机向玄宗提出要求,说靴子碍事,谞高力士脱靴•杨国忠捧砚。唐玄宗认可于是,在番邦使者面 前,出现了一幕高力士脱靴、杨国忠捧砚、李白醉草答番书的奇特场 面。那使者见大唐有如此人物•便匆匆回去复命,从此番邦不敢来犯。

  高力士是大太监,一直是玄宗身边最亲近之人,官封冠军大将 军、右监门卫大将军、渤海郡公,权势熏天。天子称他为兄,诸王称 他为翁,驸马、宰相还要称他一声公公,他怎肯受此侮辱,于是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

  有一次,唐玄宗李隆基与宠妃杨玉环在沉香亭赏花,召翰林李白吟诗助兴。李白酒醉,命宦官高力士为其磨墨拂纸,即席写就《清平调》三首。应景之作,在李白是毫不费事。李隆基看了诗很高兴, 又赐给李白酒喝。高力士抓住其中一首诗"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

  【国学小百科】

  巫山在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大做文章。

  原来李白诗中所用的典故飞燕,是赵飞燕。赵飞燕因貌美受宠于 汉成帝,立为皇后。后因淫乱,平帝时废为庶人,自杀。本来李白是 用飞燕新妆比喻名花凝香,并没有讽刺杨贵妃的意思,高力士却说诗 中的赵飞燕就是指杨责妃,是故意侮辱她。杨贵妃信了高力士的话, 也对李白恼怒起来。后来•玄宗几次想任命李白官职,都被杨贵妃阻 止了。李白哪里会想到,酒后的不拘小节竟会引来如此后果。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mengxue/dizigui/7922.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