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 千字文 弟子规 百家姓 三字经
您的位置:国易堂 > 蒙学 > 弟子规 >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2014-08-01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弟子规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译文】

  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能乱扔乱放,否则会造成脏乱,使用的时候不方便找。

  穿衣服要注重整洁.不在于衣服的昂责华丽。穿着应考星自己的身份和家中的经济状况而穿着,才是持家之道。

  【注释】

  ①顿:放置。

  ②循:依照。

  ③称:合适,配得上。

  【评解】

  物品的摆放要有固定的位置,一个人若从小就没有一个良好的习惯,东西随便乱扔乱放,不知道干净整洁,等到急用时却找不到,到 处乱翻,那他曰后不论是生活或工作也会很邋遢,很混乱,从而影响到生活的质星和工作的效率。 s

  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要大方得体,整齐,不要追求衣服的贵与贱,更不要一味去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而不惜一切代价。正确的着装,应该做到时间、场合、目的三者的和谐统一。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整洁大方:着装应当整齐、完好,不应又残又破,乱打扑丁; 着装还应当干净,不应当又脏又臭,不允许有明显的污渍、油迹、汗 味与体臭。在正式场合,忌穿过露、过透、过短和过紧的服装。身体部位的过分暴露,不但有失自己身份,而且也失敬于人,使他人感到多有不便。

  ②搭配得体:着装的各个部分应相互呼应,精心搭配,特别是要恪守服装本身及与鞋帽之间约定俗成的搭配,在整体上尽可能做到完美、和谐,展现着装的整体之美。

  (S)突显个性:个性特征原则要求着装适应自身形体、年龄、职业 的特点,扬长避短,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和保持自己独有的风格,即在不违反礼仪规范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面可体现与众不同的个性,切勿盲目追逐时髦。

  ④讲究技巧:不同的服装,有不同的搭配和约定俗成的穿法。例 如,穿单排扣两装上衣时,两粒纽扣的要系上面一粒,三粒纽扣的要系中间一粒或上面两粒。讲究技巧就是依照成法而行,要学会穿法,遵守穿法。切不可自行其是,以免贻笑大方。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冠服

  冠服制度初步确立于夏商时期,至周趋于完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冠服制度进一步纳入礼治范畴,成为礼仪的表现形式,充分反映 了封建等级制度。

  在战国时期,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就是深衣和胡服的出 现。始皇帝建制百端,衣冠即其一,也是在原制度上有所强化尊卑而 已。汉初承秦制,大体沿袭,直至东汉明帝时,始参照三代与秦的服 制,确立了以冠帽为区别等级主要标志的冠服制度。服饰整体呈现凝 重、典雅的风格。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 深刻影响,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服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形成了中国古代服第二次大变革。当时一些少数民族开始 穿着汉族服饰;广大汉人也逐渐穿着少数民族服从此,原有的深衣形制在民间曰益消亡,胡服开始盛行。

  唐代服饰承上启下,法服与常服同时并行。法服即传统的礼服• 冠、冕、衣、裳之类;常服又称公服,即一般性的正式场合所穿着的 衣服。由于唐代处在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文化交流中采取广采博收政策,对西域、吐蕃的服饰兼收并蓄,因而浑脱帽、时世妆得以流行,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服饰第三次大变革。与前两次服饰大变 革(南北交流)不同,这次是东西交流。

  宋朝服饰大体沿袭隋唐旧制,但因宋长期处于内忧外患交并之中,加之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崇尚简朴、严谨、含蓄。

  明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与常 服又得以并行了。法服大体同于唐朝,只是进贤冠改成了梁冠,并增加了忠静冠、保和冠等冠式。官吏戴乌纱帽,穿圆领袍。袍服除了品色规定外,还在胸背缀有补子,并以其所绣图案的不同来表示官阶的大小,官员的腰带也因品级的不同而在质地上有所不同。

  清兵入关,为巩固其在中原统治,强制施行"剃发令”,那句名 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也就是在此时诞生的,并相继制定了官民服饰制度、服色制度。结果导致了传统冠服制度最终消亡的幵始,形成满族服饰的一统地位,从而出现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第四次 大变革。

  由此可见,传统冠服并非纯粹是汉族自发而固有的.长期以来, 传统冠服是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交流融合的结果。

  【相关链接】

  赵宣子威仪震杀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大臣叫赵盾,谥号"赵宣子"。那时候晋灵公在位,晋灵公年纪不大,却很荒淫,但赵宣子很忠诚,时时处处都 在劝课君王,让君王感到很厌烦。后来晋灵公突然起了一个歹念,雇了一个杀手想把赵宣子除掉。

  这个杀手叫锄,天不亮的时候锄鹧就到了赵宣子家里,这时赵 宣子的寝室门却已经幵了,他端端正正穿好了朝服,然后在那稍微闭 目养神,等着上早朝。锄鹿见他这种仪容、威仪,非常感动,很是惊讶,就退了出来,叹了一口气,心想:一个人坐着的时候,都毕恭毕敬,这人绝对是国家的栋梁,百姓的父母官•假如我杀了他,这是不 忠,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失信于天下百姓;假如我不杀他,又失信于君王,这是不信,不忠不信,哪里能够在世上做人呢?

  最后锄鹿撞树自杀了。赵宣子的恭敬,能让锄II生起这么深的钦佩之情,竟然用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挽救了他的生命。

  嵇绍抗命

  嵇绍是西晋有名的贤士,为嵇康之子,当时任侍中郎。

  齐王司马冏不拘小节,一天与董艾等人闲聊,畅谈国家大事。嵇绍穿着朝服求见,箠艾就对齐王说:"嵇绍善丝竹,可命他弹琴让大伙儿乐乐。"司马冏也正有此意,就命人抬琴进来请嵇绍演奏。

  嵇绍不愿意,司马冏就说:"今天大家都挺高兴,你又何必如此扫兴呢?1

  嵇绍庄重地回答您是主持政事的君王,更应讲究礼仪,端正秩序。我今天穿着整整齐齐的礼服前来见您•您怎能让我做些乐工的事呢?如果我身着便服,参加私人宴会,那倒不敢推辞了。"

  古时,在什么场合,见什么人,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齐王和董艾等人听了此话后,都很惭愧。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mengxue/dizigui/7919.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