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 千字文 弟子规 百家姓 三字经
您的位置:国易堂 > 蒙学 > 弟子规 >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2014-08-01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弟子规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译文】

  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一天之计在于晨,这便会有一个好的幵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才能确保健康。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出门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系好,祙子要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注释】

  ①盥:洗漱。

  ②辄:立即,就。

  ③冠:帽子。

  ④履:鞋。

  【评解】

  俗话说"病从口入",一个人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清晨起床后,一定要养成先洗脸刷牙的好习惯,还要注意饭前便后 洗手,否则会为疾病的侵入埋下隐患。

  个人的卫生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形象问题,早晨是一天中良好的幵端,若起床后蓬头垢面,没有个好的精神,那这一天就会无精打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个健康的身体,不但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还可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着装体现了一个人的仪表,仪表代表一个人的形象,不怕自己有 不好的容貌,但一定要有个整齐的穿着。整齐的穿着表现出对他人以 及对社会的尊重。着装能增加交际魅力,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愿意与其深入交往,是每个事业成功者的基本素养。

  着装对于人的作用,从一些俗话中就可以得知:人靠衣服马靠鞍,服装是人的第二张脸。会不会穿衣服,里面是很有学问的。着装既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能体现一个人的礼仪、教养与品位。

  一个人的真才实学固然是成功的重要基石,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除充实的内涵外,还必须注重个人形象,而个人形象又从整洁的着装开始。整洁的着装不仅能给人自信,还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

  穿农如同做人,整洁的着装是对一个现代人的起码要求。有时候,如何着装不只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关系到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

  所以在很多正式的场合,如高级酒店、音乐会、记者会等等,对于衣冠不整者,都是拒绝接待的。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厕所

  在《说文字释》中诠释"厕"字时说?厕,言人杂在上,非一也......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可见古人对大小便很讲究。厕所的设置完全是为人所方便,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春秋末期《墨子•备城门》等篇中有"溷则城下积不洁之处"。

  "溷"字在古汉字中就是猪在圈中的意思,所以说在春秋时期及以前的厕所,连高官贵人的厕所也是设在猪圈内的。汉代《说文》一书 中称"猪圈为厕也",就是说猪圈和厕所并无什么区别,可以混为一 谈。

  考古学家从众多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中,就发现多件猪圈、厕所一体式的陶器模型,厕所与猪圈为邻,可以想像,这种落后的布局必然是臭气熏天、蝇虫肆虐的世界。即使是达官责人也不例外。

  在南宋的《齐东野语》中,就罗列了历史上许多王侯显贵在厕所遭受不测的事例。如秦朝著名宰相李斯,在厕所遇到一大群老鼠的 围攻,汉代皇妃贾氐在宫内厕所也与猪遭遇过,更有甚者晋景公姬孺感觉肚子发胀,去厕所方便,结果却不憤跌进粪坑而死,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殉难于厕所的君主。由此可见先秦厕所的简陋。

  到汉朝宫廷就开始用玉制成"虎子",由皇帝的侍从人员拿着,以备皇上随时方便。这种"虎子",就是后人称作便器、便壶的专门态度。亲生兄弟并不是关系疏远的人,卧室也不是会客的正厅.

  《弟子蜆》新读

  卫生用具,就是人们俗称的"马桶"和"尿盆"。在我国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也提到过马桶杭城户口繁夥,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每曰自有粪人担去。"马桶最初的形状是便于骑坐,后来才改成了圆桶状,另外,还有筒形和鼓形两种•高度都基本 适宜于人坐着大小便。清朝时,皇帝都不去屋外上厕所,要"如厕" 时,就由太监把马桶送进屋来,马桶用银或锡制成,四面是木架坐凳式,桶内盛有香炭灰。以便掩盖"天子〃的排泄物,其舒适和卫生水平则提高多了。

  【相关链接】

  刘束带

  南齐时代的刘琎,字子敬,在泰豫年间曾经当过明帝的挽郎,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君子。他学识渊博,为人恭敬谨憤、刚方正直,与哥哥刘m都深为当世人所尊重。

  有一天晚上,刘谳突然想到,有一件事情要跟弟弟交代•于是就在隔壁房间叫弟弟的名字。话音刚落,刘琎那边马上传来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刘谳满以为弟弟很快就会回应•可是左等右等,却没有等到他的回复,特别奇怪。过了好一阵子,才传来了弟弟毕恭毕敬的声音:哥哥,您有什么事情吗?

  哥哥感到十分讶异,于是就责问他说:"我已经等了好久了,你怎么到现在才回答7刘琎深表歉意地说:"因为我的腰带还没有系好,穿得这么随便,就回您的话,是多么失礼的事情啊。所以我才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是对不起。"

  原来,当时刘琎已经穿好睡衣,躺在了床上。他一听到哥哥在叫他,就赶紧下了床,把白天穿的正式的衣服拿出来,迅速穿上,束好腰带,全身上下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并毕恭毕敬地站好之后,才回应他。

  在中国古老的《礼记•曲礼》中,一幵端就说:"曲礼曰,毋不敬。”"毋不敬”就是指哪怕是任何微小的细节,都不忘恭敬谨憤的

  孔子的学生子路性格直爽,有时不免流于粗野,孔子便常批评他 这一点,引导他学文习礼。子路平时不注意服装修饰,身穿破旧袍子同穿着狐皮袍子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惭愧。孔子称赞他这种不嫉妒别人和不贪求富贵的品质;接着又指出,如果老是不修边幅,那也是不好的。子路于是听从了老师的教诲。

  这一年,卫国发生了内乱,正在国外的子路听说后,急忙往回赶。有人劝他:"现在国中十分危险,回去了很可能遭受灾祸。”子 路说拿了国家的俸禄,就不能躲避祸难。〃进城以后,子路竭力 帮助国君平叛,但还是因寡不敌众,被敌人的武士击中,帽子上的缨带也被割断了。子路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立即停止搏斗,说:"君子虽死,但不能让帽子脱落而失礼。"于是从容地系好帽带子而死。

  王安石的衣着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 的政治家,今属江西的抚州临川人。21岁中进士的王安石,早年致 力于学术研究,是欧阳修创导的古文运动的早期追随者之一,被后世列入"唐宋八大家'

  一个人把精力全部倾注于内在的思想上,可能就会忽略外在的表现,王安石就是这样的人。他仪表邋遢,衣着肮脏,须发零乱,不修边幅的样子登峰造极。他的先期出名也与此等仪表不无关联。苏洵在一篇文中说他"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穿俘虏衣,吃猪狗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有一次,皇帝召见王安石和几位大臣一起商议国家大事。谈话的时候,一只虱子从王安石的衣服领子里爬出来,爬到了他的脸上。皇帝看到后,偷偷地笑了,可王安石一点也不知道,后来这件事成为人们的笑谈。

  还有一次•他与众人去洗澡,

  这时候其他人对于他的邋遢也早有所闻,但是不知是真是假, 了试探他,便将他的旧衣袍子偷偷藏起,换成了新的袍子。这时他的旧袍子已经是十多天没有换过了。而洗澡之后,王安石拿起新袍子便穿,若无其事,人家问他穿的是谁的衣服,他茫然不知,一点也不知道被人换过!可见他是多么不在意自己的着装以及形象。

  王安石虽然衣着破旧污秽,外表不修边幅.但他严于律己,勤奋 刻苦,才华出众,嬴得了朝野士大夫的交口称赞。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mengxue/dizigui/7918.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