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 千字文 弟子规 百家姓 三字经
您的位置:国易堂 > 蒙学 > 弟子规 >

亲爰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2014-07-28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弟子规

  父母爱护我,孝顺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父母讨厌我,不喜欢我, 还能一样用心尽孝,才显得难能可贵。

  【注释】

  ①憎:厌恶,讨厌。

  ②贤:有才能,有德行。

  【评解】

  父母将子女带到这个世界,养育教育之恩不能忘记,子女要以感 激之心孝敬父母o父母若跟子女相处得很好,子女要尽力奉养父母。

  即使父母不喜欢子女,讨厌子女,子女也应该恪尽孝道。人心都 是肉长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幵〃,只要子女肯用心,发自内心对 父母孝顺奉养,父母再怎么不好,也都会有感动的一天。

  子女要包容、宽恕父母的锗误、偏见、偏爱,千万不要因父母一 时的过失而指责父母。

  孝顺不分贵贱,不分年龄,只要能做到体贴父母、关心父母,就 是孝顺。

  【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的孝道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 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及送终等。在中国,孝的观念 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丨1世纪以 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 母,生我劬(qti)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而关于敬 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 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 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 王,报效朝廷。周代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大夫一级的封建责族 官员,七十岁就要把执掌的政事交还国君而告老还乡。

  周代不仅倡导尊老敬贤的道德风尚,还定期举行养老礼仪。周代 的养老礼仪包括朝廷和地方两个层次。

  在朝廷,天子一般都要定期视察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 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以示恩宠礼遇。在地方.则每年都要定期 举行乡饮酒礼。乡是周天子及诸侯都城四郊的基层组织单位,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相传天子有六乡•诸侯有三乡。举行乡饮酒礼 时,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享有特殊的礼遇•他们不仅受到晚辈的伺候, 还依年龄而别,年龄越大,享用的美味佳肴也越丰富。举行乡饮酒礼 的目的在于正齿位,序人伦,尊老敬贤,敦睦乡里。

  周代朝廷对老年人及其家庭实行优惠的政策。《礼记•王制篇》 规定•老人五十岁以后,不再服劳役;六十岁以后免服兵役。朝廷还 根据户口册核査老年人的家庭及其财产情况,规定:"八十者,一子 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 之丧,三年不从政。"这是说,八十岁老人的家庭可有一子免服兵役 和徭役,九十岁老人全家可以免服兵役和徭役•以便让其家人安心在 家服侍老人,恪尽赠养老人的义务。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 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 孔子在这方面的大星言论。以致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 他民族的最大特点。

  "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学的发挥以及历 代帝王的提倡,深入民心,难以动摇。佛教传入中国,最后也不得不 把"无夫无君"的教义改变为"忠孝"的说教;基督教传入中国之 初,也不得不改变"不能崇拜偶像"的戒条,允许信徒"祭祖"。

  自秦代以后,历代朝廷也注意从正面引导,官修正史上都立有 《孝义传》,就是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在"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之前,汉王朝就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 为一个基本标准。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 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类似现代大学的"公共课"; 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孝经》也是《十三经注疏》中惟 一一部由皇帝注释的儒家经典。

  到了宋代,我国的儒学伦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间宣扬的孝 道有的偏离了儒家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较大的误导作用。清 代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 "旌表百岁"•昭示其尊老敬贤的教化,推行其以少胜多的统治政策。

  我国历代的法令也都有类似的规定,凡需赌养老人者,官府可以

  减免其徭役和赋税,有罪者可以减轻其刑罚;同时都把"不孝"定 为十恶大罪之一,不肯抚养甚至辱骂殴打父母或祖父母者,都要被官 府严厉处治,甚至处以绞刑和腰斩。

  【相关链接】

  芦衣顺母

  在周朝的鲁国,有个孝子叫闵子骞,他的母亲去世比较早,父亲 娶了个后母,后母又生了两个弟弟。人都有私心,因为不是自己亲生 的,所以后母对待闵子骞非常不好。

  冬天的时候,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 孩子穿着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两个小孩 子就算是在户外玩耍小脸也是红扑扑的;

  却用芦花给闵子赛做衣服,衣服表面看起 来确实很大,蓬蓬的,但却不保暖。数九 寒天,寒风刺骨,闵子骞经常被冻得四肢 僵硬、脸色发紫。就是在这种极大的差别 中,闵子骞也从来没有一点怨言•一点都 不感到难过,一点也不抱怨他的后母。

  在一个严寒的冬天,有一次,闵子春 的父亲叫他驾车,冰天雪地,冷风飕飕吹 过来•闵子骞身上芦苇做的衣服哪里能抵 挡住冬天的严寒!他双手被冻僵了,嘴唇冻紫了,所以一边驾车一边 发抖。闵子骞剧烈抖动的身体实在没法抓紧缇绳,一失手,驾车的辔 鞍就掉了,这引起了马车很大的震动。坐在后面的父亲身体猛烈摇晃 了一下,很是生气,心想:这么大了连马车都驾不好,便下车呵斥闵 子骞,突然发现子骞脸色发紫,浑身颤抖。

  他父亲一看衣服都穿那么厚了还在发抖,父亲认为他是故意的, 心想:你这个行为很有可能会让你后母的名节受到损害,人家看了还 以为后母在虐待你。所以一气之下拿着鞭子就抽闵子骞,结果衣服被 鞭子打破了,芦花飞了出来。他父亲顿时脸色大变,眼睛湿润:原来,子骞的〃棉衣"里全都是一丝丝的芦苇絮,没有一片棉花的影 子!这样寒冷的天气,怎么能忍受得了呢。让孩子在三九天里受冻, 是自己没有尽到当父亲的责任啊!这时,父亲也火冒三丈:同床共枕 的妻子竟然这样恶劣,这么残忍地虐待我的儿子!

  父亲于是气冲冲地回家要把后母赶出门去。情急之下,闵子骞跪 到父亲面前,向父亲哀求不要赶后母走•他说:"母亲在的时候,只 有我一个人寒冷,母亲假如离去•我跟两个弟弟都要挨饿受冻。”闵 子骞讲出这席话,父亲听了很感动•气也就消了,于是就不再赶他的 后母了。这个行为更感化了闵子骞的后母,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 后悔。从此•闵子骞的后母对待他就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

  王祥解怨

  雀,飞到王祥的帐蓬里来。

  后母在很多事上百般刁难王祥,王祥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王祥家 里有株丹柰树,结了果,后母叫他守着。后母跟他说:假如果树上的 果子掉下来,我就要处罚你。逢着有风雨的时候,王祥就跑出去抱着 这棵果树哭泣,祈求它们不要掉下来。这些丹柰仿佛也有知觉,竟不 跌落下来。

  后来王祥长大娶了妻子,后母不止虐待他,连他的妻子也一起虐 待。不过他的德行已经感动了他的弟弟王览,王览是他后母亲生。因 为王祥的德行,弟弟对他非常尊敬,每次后母虐待王祥和他妻子时, 王览都会带着他的妻子一起去帮助兄长。

  王祥的德行愈来愈好,后母因为嫉妒他,居然要拿毒酒毒死他。 结果弟弟王览事先已经知道了,情急之下,王览把那杯酒夺过来,当 场要帮哥哥喝下去。朱氏觉得很惭愧,她的亲生儿子居然能以死来保 护兄长,于是朱氏就把毒酒打翻了。朱氏从此幡然悔悟,不再虐待王 祥了。

  【原文】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文】

  父母犯错,要心平气和,柔声细语,态度诚恳劝勉让他们改正。

  父母不听劝导,要耐心等待时机,如父母情纟s好转或高兴的时 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执意不听,甚至生气,此时子女虽难过得 痛哭流涕,也还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遛遇到责打,也要毫无怨言,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锗。

  【注释】

  晋朝有个叫王祥的大孝子,年少时没有了亲生母亲。他的后母朱氏,屡次在他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破坏他跟父亲的关系。王祥受尽了委屈,但他并没有和后母作对,反而愈加谨憤。

  王祥的后母很喜欢吃新鲜的鱼,就叫他去抓鱼给她吃,但是那时候天气很冷,河水都冻成坚硬的冰了,冰天雪地当中怎么可以得到鱼呢?王祥便脱下衣裳•预备剖幵冰冻去求鱼。由于这份诚心,天地都感动了,忽然冰冻自己消解了,有两尾鲤鱼跳出冰上,王祥拿了两条雀,飞到王祥的帐蓬里来。

  后母在很多事上百般刁难王祥,王祥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王祥家 里有株丹柰树,结了果,后母叫他守着。后母跟他说:假如果树上的 果子掉下来,我就要处罚你。逢着有风雨的时候,王祥就跑出去抱着 这棵果树哭泣,祈求它们不要掉下来。这些丹柰仿佛也有知觉,竟不跌落下来。

  后来王祥长大娶了妻子,后母不止虐待他,连他的妻子也一起虐待。不过他的德行已经感动了他的弟弟王览,王览是他后母亲生。因为王祥的德行,弟弟对他非常尊敬,每次后母虐待王祥和他妻子时,王览都会带着他的妻子一起去帮助兄长。

  王祥的德行愈来愈好,后母因为嫉妒他,居然要拿毒酒毒死他。结果弟弟王览事先已经知道了,情急之下,王览把那杯酒夺过来,当场要帮哥哥喝下去。朱氏觉得很惭愧,她的亲生儿子居然能以死来保护兄长,于是朱氏就把毒酒打翻了。朱氏从此幡然悔悟,不再虐待王祥了。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mengxue/dizigui/7877.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