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图 周易八卦 五行八卦 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 伏羲八卦 文王八卦 八卦详解 八卦类象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学 > 八卦 > 后天八卦 >

八卦起源,八卦演说

2015-01-12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后天八卦
八卦起源,八卦演说
 
关于八卦起源的问题,是易学的争论焦点之一,迄无定论。
 
最早提到“八卦”这个名称并加以解释的,是成于战国时期的易传。易传《系辞下》说远古包牺氏始作八卦,《说卦》详细介绍了八卦的各种象征意义。包牺氏其人也只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说他作八卦,显然太渺茫、太虚幻了。不过我们相信八卦的起源一定很早。《易经》成书于西周初年,似乎是可以肯定的。其中只有六十四个重卦,而无八卦这种单卦。六十四卦从八卦演化而来,从八卦发展到系统的六十四卦,必定霈要一个不短的历史时期。据此推论,八卦一定在《易经》成书很久以前就已出现。八卦出现后,经历很长时间,演为六十四卦,又经过一段时间,待六十四卦逐渐成熟以后,才有人加以整理和系统化,使之成为流传到现在的《易经》。
 
八卦出现的时间至迟应在西周建立之前。
 
主张八卦出现应在周朝建立之后的学者认为:殷商出土的甲骨文中绝无卦的记录,如果八卦起于周之前,保存了商代文化的甲骨文应有记录,反之,则可证八卦起于周以后。对此,有些学者提出反对意见,指出近现代出土的一些殷墟甲骨和周原甲骨中,常有三位数、六位数排列成的数宇系列,即为卦的原型I也有人提出某些甲骨刻辞的顺序是由下而上,与卦画的顺序相同,可为甲骨与卦有联系的佐证。其实考察八卦起源的时限,不必依据商代的甲骨。因为居于黄河流域的殷商和起于渭水流域的姬周本不是一个民族,他们都崇信占卜,但占卜的方法却不必相同。《史记•太史公自序》说:“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史记•龟策列传》又说:“蛮夷氐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国不同俗。”这话是很对的。虽然后来入主中原的周族也接受了龟卜,但龟卜决疑和揉蓍求卦毕竟分属两个文化系统,它们之间可能有相互融合的现象或时间上早出与晚出的分别,却无继承关系。因此以记录卜辞的甲骨文证明八卦的起源,没有多少道理。八卦很可能在周族还藩居西壤并经营农业的时候就已产生,其直接的制作和完善者是历代的巫史。
 
关于八卦起源的核心问题是:八卦这种符号缘何而起?它的取始意义何在?古今对此有许多假说,成为历代易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伏羲观象说,认为卦画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有画前有易说(宋邵雍和朱离),认为起于对数和理的领悟;有文字说(《易纬•乾坤凿度》和宋杨万里明黄宗炎),认为来于上古时代的象形文字。近人则提出卦画源于先民对男女生殖器的崇拜,或来于上古时代结绳记取,等等。现在中外易学提出的假说更多,如有人认为起于测日土圭仪器的应用,此为“卦”所以合“圭”“f”而为字的原因;有人认为起于古人观象于月,有光则阳,无光则阴,或缺或盈,以八种分别而成八卦;有人认为起于古人应用二进记数法,八卦是依此给事物的编号。由于史料不详,八卦起源的问题给人们留下充分驰骋想象的余地,又由于仁智所见的不同,提出的假说就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它们未见得符合事实,但各具一定的合理性和启发性,充满睿智和灵机,兹举几种简述于下。
 
易传作者提出的伏轆画八卦之说,为后世很多文人所尊奉,如司马迁、扬雄、王充、徐干、谆于俊、孔颖达都尊此说。此说的合理因素是:首先,伏羲乃以畜牧为主的原始社会时的传说人物,八卦萌芽于此时,不无可能性;其次是肯定八卦为可以通神明的、经过身历目击的观察而得到的认识成果。这种仰观俯察的认识方法附合古代认识的实际,八卦来源于原始社会中人们感受最深的自然现象,也是很可能的。《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又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说“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古人感受最深的,正是天地的广大、四季的变化、日月的交替等自然现象,二因为那时人类的生产力还完全受制于自然,也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可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只有水火风雨等自然现象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代表自然力的神的崇拜,产生了八卦这样用于占卜的标识符号,确为一种合乎情理的解说。
 
近人章太炎和郭沫若都认为卦的基本符号“一”与“--”是象征男根女阴。章氏认为由此引出阴阳观念,郭氏以为由此可判决卦画是生殖器崇拜吋期的产物。这种说法其实在《易传妒中已露萌芽,《系辞上》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浠;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系辞下》说:“天地铟组,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这都是从男女性别和关系上着想引出的结论。《系辞下》说伏羲画八卦除了“远,取诸物”,即观察自然现象之外,还有“近取诸身”的一面。汉代《易纬•乾坤凿度》论卦象的由来,共有六个源泉,其第一来源就是“配身”,如“乾为头首,坤为R腹”。以下才是“取象、裁形、取物,法天地宜^分下上属”。“近取诸身”、“配身”,都是指观察自身的生理现象,未见得是生殖器崇拜的产物,因为自身生理现象也属于古人最先直接感受到的自然现象之一,他们由此得到一些片面的、未脱离经验的辩证观念,也是很可能的。
 
八卦为原始文字的说法也广为人知。此说最早见于《易纬•乾坤凿度》:“上古变文为字。”是古天字,是古地字,是古风字,是古山字……自宋人杨万里等坚持此说,直到近现代还有人不断为之考证。他们说乾卦的卦象象个“天”字,坤卦为“地”,震卦象“雷”,艮卦象“山”等等,尤其是坎卦离卦更为明显,与篆文的“水”字及古文的“火字”极其相象。所以有些讲文字学的书,甚至推八卦为中国文字之祖。
 
与文字说相近的是八卦起于结绳记事说。刘师培推断古代有一种结绳文字,其《中国文学教科书•论字形起源》说:“盖田猎时代,以获禽记数,故古文之一二三字,咸附列戈字于其旁,所以表田猎所得之物数也。……是结绳文字,不外方圆平直,此结绳时代本体之字也。”以结绳文字为启发,有人提出“一”“一”二画分别代表有结之绳和无结之绳。
 
还有人将筮法和数目与八卦起源联系起来。朱自淸《经典常谈》说:“至于八卦,大概是有了筮法以后才有的,商民族是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这便是卜辞,卜辞里并没有阴阳的观念,也没有八卦的痕迹,……到了周代,这时候却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筮的时候,用蕾草的杆子,方法已不能详知了。大概是数的,取一把蕾草,数一下看是什么数目,看是奇数或是偶数,也许这便可以断定吉凶。……八卦的基础便是一二三的数目,整画‘一’是一,断画“--”是二,三画叠而成卦是三,这样配出八卦,……八卦到底太简单了,然后便将这些卦重起来,两卦重作一个,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的卦数。蕾草的应用,也许起于民间,但八卦的创制,六十四卦的推演,巫与卜官大概是重要角色。”这也是一种出色的推想。
 
近年结合考古新发现进行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与朱自淸关于八卦的基础是数目的推想相印证。近数十年,考古界不断有新发现,除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六十四卦》及卷后佚书《二三子问》和别本《系辞》外,1977年秋,陕西岐山周原风雏村发现卜甲一万多片,同年安徽阜阳汉墓出土一批竹、木简,1978年江陵天星观邸阳君番敕墓出土一些战国中期的竹简。这些卜甲和竹、木简的一部分刻有数字组成的系列,或者说是数字图形画,主要由六位数组成。这使一些学者悟出,这些数宇系列即卦的原型。由此联系1918年湖北孝感县出土的周初铜器铭文和1956年河南安阳四盘磨村、陕西张家坡一带发掘出的卜骨等,也有六位数字的组合,过去被学者释为“族徽”和“奇字”,实际就是卦画。张政烺从1980年起,发表了一些重要论文,对数字卦的形式、内容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周详精严的论述,以大量亊实说明卦的两个基本符号“一”与“一”即经由一与六两个数字简化而来的。卦的数字先简化为一与六(古文作一与八>,再变作后来的卦画。这些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为学者们对卦画的起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此外,从古代起,就有一些学者,依据观物取象说,用某一类具体物象去说明卦_起源。如宋代林光世,观察天象,说星象有八卦、六十四卦,淸朝陈图作《周易起元》,又说名山大川中有八卦、六十四卦。《沔库提要》的作者认为这是解释卦両起源的末流。早在宋代,程颐就讽刺此类解释。他说道:“观兔子也可以画卦。”从历史上看,用某一类物象去解释卦画的起源,都不成功。
 
上述这些假说和推论,从各种角度探究了卦的起源,其中凝聚着研究者多年的心血,各含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哪一种也没有得到公认。
 
学界基本没有分歧的问题是八卦的象征意义,八卦象征天地茁风水火山泽,这一点自古至今很少有人提出异议。由此推论八卦的起源,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将世界归结为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以它们为根据推测人事吉凶,反映出一种相当古朴的认识特点。这八种自然现象,纯是现象的划分,而非性质的区别。虽然作为概念来说,它们已经过了抽象和概括,但毕竟不是本质的把握。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了“五行”的观念,如《左传》文公七年、昭公二十五年都有记载。最早似由《尚书•洪范》提出。《洪范》将“五行”列为“九畴”的“初一”,虽然还没有讲五行是世界的本原,但确实含有五行是构成万物基本材料的思想。将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的八卦卦象与水火木金土的“五行”作一个比较,显然后者比前者更多本质性的把捱,认识得更加深刻。约公元前6世纪末5世纪初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将世界归结为一团按规律燃烧和熄灭的永恒的火,稍晚的德谟克利特提出宇宙的基本构成材料为“原子”,古代印度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地、火、水、风四大物质元素构成的。从认识的深度讲,它们都类似五行说,代表人类认识深化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发展阶段。八卦对自然界的总结明显尚未达到这个阶段。无论“一”与“--”象征什么,都不会具有系统的阴阳观念,这从《易经》卦爻辞便可证知。以阴阳观念说明事物的性质和变化,大约是在西周末年出现的,《国语•周语上》载西周末年的史官伯阳父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春秋战国期间,阴阳之说屡见于《左传》、《国语》等史籍。以阴阳观念把握亊物本质,比五行之说需要更高的抽象能力。以此推论,从人类认识的规律而言,在很早就提出具有相当髙思辨水平的阴阳五行说的中国,用八种自然现象来认识世界的八卦应当产生于更加久远的年代,很可能产生于周王朝建立之前。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htbg/9059.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周易八卦后天八卦和先天八卦之间的关系
五行八卦与伏羲八卦图的起源发展
八卦图之后天八卦(文王八卦)
后天八卦图解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