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教程 占星入门 占星学术 时尚占星 神曲占星 蓝蓝占星
您的位置:国易堂 > 占星 > 占星教程 >

天文与占星学的共同发展

2014-11-02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占星教程

天文与占星学的共同发展

1977年7月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在阜阳县城郊发掘了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墓,在清理随葬器物中发现有一套二十八宿圆盘。木胎漆盘分上下两盘,上盘直径23.6厘米,下盘直径2s.6厘米,两盘中心有直径相同的圆孔,可以用轴穿起来成为两层同心圆盘。因为下盘边缘刻有二十八宿宿名及相互之间的距度,所以容易使人想到它与天文有关,并可称呼为二十八宿圆盘。但这种称呼并不确切,它仅仅是根据下盘边缘的字和度数叫出来的,事实上两个盘上还有许多其他东西。首先上盘上有6个星点,它们与中央圆孔组成北斗七星的图形,中心对应的是玉衡这颗星。上下两盘都有通过圆心十字正交的轻痕线,并且在上盘边缘有365个如谷粒大小的小圆坑布满圆周外缘,坑不深,不穿透。其次,当上下两盘重叠时,上盘边缘小坑与下盘上的宿名正好相接,二十八宿不等间距排列(图1)。为什么要有北斗七星?为什么要有365个小圆坑?十字正交的轻痕线有什么用?整个仪器是作什么用的?一系列的问题使这个盘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安徽省文物队的同志们想到它是拭盘,说“拭,是古代测天文以定时日的工具,又是占卜用具4。另外有人认为该盘是西汉时代的“实用器物”。还有人提出这是分野拭盘,可决定分野,即哪些星宿对应哪些地区,并认为它可能是能消除岁差影响的分野拭盘。

要想揭开这件拭盘的秘密,必须对汉代及战国时期的天文学有更多的了解,看看当时人们是怎样应用二十八宿位置的。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在《灵宪》中有一段话说:天上有三十五名分为五列的天体极为重要,它们是天神。在中央的是北斗,它是主管王命的。-3iJj为日,三列为月,四列为五星,第五列就是二十八宿,日月五星与二十八宿共计三十五名。这二十八宿分布于四方,日月运行于二十八宿中间可告诉人们吉凶大事;五颗行星运行于二十八宿之间,也能告诉人们有祸还是有福,这就是天文家占卜天意的方法(“众星列布,其以神著,有五列焉,是为三十五名。一居中央,谓之北斗。动变挺占,实司王命。四布于方,为二十八宿。日月运行,历示吉凶。五纬经次,用告祸福,则天心于是见矣”)。

张衡的话明确告诉我们:北斗主管王命,要用斗占国家大事。作占为了解天意,主要方法就是注意日月五星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这是作占的原理。至于具体的运用,各家不同。兹举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的一些例子:“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用五星都在井宿附近的天象说明刘邦将获得政权。“越之亡,荧惑守斗。”用火星出现在斗宿的天象说明越国将要灭亡。因为“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所从来久矣……吴、楚之疆,候在荧惑,占于鸟衡。”就是说二十八宿分别对应着地面上的十二州,吴即越国所在地,该国的吉凶要看火星的运行。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当时的天文学家非常重视观测日月五星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以便说出关系国家吉凶祸福的占语来。

有了以上的背景知识,再来看阜阳出土的拭盘,就可能比较容易了解当时是怎样使用拭盘了。那下盘边缘二十八宿的距度,是使用当时已经出现的浑仪测量出来的,紧挨二十八宿宿名的上盘边缘的小坑有双重功能,第一它是中国古代将一圆周划分成365{度舍去小数的取整,即一圆周为365度。一年365天,太阳一年运行一周365度,可见太阳日行一度,即每天移动一个小坑。第二它又是五星动态演示仪。每天观测到五星分别在哪一宿后,用不同颜色的小珠放入坑中,一眼就能看到当时五星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以便作占。因此这个拭盘应当叫做“五星候占仪”。

上盘中央的斗为了“动变挺占”,也就是司马迁说的“斗秉兼之”。此外它还是相对固定上下两盘时的参照。当时认为“衡殷南斗,魁枕参首”,使上盘上顺着北斗的那条细痕线贯通下盘的斗井两宿,与衡殷南斗相符,又与下盘连接斗、井两宿的细痕线重合,确定了上下盘的相对位置,发挥了盘上所有刻划的功能。

五星候占仪与汝阴侯随葬于汉文帝十五年(前165年).看来夏侯灶生前甚喜天文星占,府中不但有此五星候占拭盘,可能还有可测量二十八宿距度的浑仪,是一个一心想探求“天意”的王爷。可见这种拭盘很可能在战国末甚至更早就出现了。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记有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64年)到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共70年间木星、土星和金星的位置,其中所记金星的会合周期为584.4日,误差只有0.48日,不能不使人怀疑他们手中也有五星候占仪,因为候占拭盘上可以把行星的位置标在1度(365坑),集累起来归算完全能得到帛书记载的精度。例如,帛书记木星“十二日而行一度”,在拭盘上那颗黄色的表示木星的小珠12天才移了1格,那时将一度分为240份,帛书说木星“日行二十分”,是由240 7/12日算出来的。

五星候占仪的出土,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它就是天文星占学。当时的天文学家,不但要搞出适应于社会需要的天文历法,努力观测和预报好日月交食,还要辛勤地观测各种天象,为统治者提供星占服务,以便使统治者打着执行“天意”的幌子,更加顺利地推行其政策。这种具有极大迷惑力的“天意”,常使统治者能征集几十万人去从事战争,或者置政敌于死地,所以天文星占家成为帝王不可缺少的人,并委以高官。这种辛勤的天象观测,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天象记录。

天文星占的这种重要地位,可以追溯得十分久远。《史记》中记载,颛顼之前负责这一工作的是重和黎,唐尧、虞舜时代是羲氏和氏,夏代的叫昆吾,殷商时代的叫巫咸,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是齐国的甘德和魏国的石申。《石氏星经》就是石申测得的二十八宿100多颗恒星的数据,背景恒星位置的确定极有利于日月五星相对于恒星位置的测量,从而为认识日月五星运行的规律创造了条件。

星占家们的天文观测涉及到多种天象,如太阳黑子、日月交食、月掩星、行星的顺行和逆行、行星聚散、彗孛流陨、新星和超新星爆发、极光等;而且还涉及许多气象现象和大气内的光学现象,如虹霓、云气、日晕、月晕、风雷电之类,不少天象记录资料作为现代天文学家非常重视的研究资料,成为为现代天文学研究服务的珍贵记录。

属于世界上最早的天象记录如:鲁庄公七年(公元前687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它是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载;鲁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春正月戊申,陨石于宋,五。,它是最早记下陨石陨落时间、地点和数量的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哈雷彗星最早的记事。在世界科学文明发展进程中,都是光辉的记载。

1843年,德国的施瓦布经过17年的连续观测,发现太阳黑子的出现是一种有周期的现象,后来人们确定这个周期约为儿年。这当然是太阳活动研究的重大进展,但是1976年美国天文学家艾迪认为.11年周期是近两三百年才出现的暂时现象,并不是太阳活动的基本规律。

考察望远镜发明以前的天文观测记录,只有中国、朝鲜、日本等国有比较长期连续的记录。中国早在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就有“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的太阳黑子记事,此后不断有黑子记事。由于肉眼能看见的黑子都是大黑子,多在太阳活动丰年见到,展现了两千年来太阳黑子总是有盛有衰的面貌。

19世纪末期英国天文学家蒙德尔就发现,从1645~171S这70年间,太阳黑子极少,甚至10年见不到1个黑子,提出了蒙德尔极小期的概念。中、朝、日三国也没有1639~1720年间的黑子观测记录,看来太阳活动除有11年的周期外,可能还存在着更长周期的变化,届时即使仍有11年的变化周期,但黑子仍然很少。中国古代的天象资料是天体物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

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和贝尔发现了脉冲星,被称为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不久又证实金牛座蟹状星云中,有一颗脉冲星。天文学家们早已证认出蟹状星云就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从而使脉冲星的研究和超新星爆发联系起来,推进了恒星晚期演化的研究。这再一次显示了历史上天象观测记录的重要,它已经在有关中子星的研究中表现出极为巨大的价值。

中国天文学家对1054年的超新星爆发有着详细的记录,《宋会要辑稿》记这颗超新星“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它直到嘉祜元年(公元1056年)三月才“客星没”,记载可谓详实细致。这次超新星爆发《宋史·天文志》、《世史正纲》、《契丹国志》等书都有记载(图2)。杜升云,陈久金主编,天文历数,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09,第16页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zhanxin/zxjc/8652.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占星学星岁纪年法是中国最古老的纪年法
来自星空的信息——说占星学
占星学与星座和四大元素
基本占星知识,星座占星有关的知识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