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典籍 易经问答 易经常识 易经白话
您的位置:国易堂 > 易经 > 易经基础 > 易经典籍 >

孔子的两种易说;孔子“百占而七十当”

2023-05-26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易经典籍

(一)孔子两种易说

孔子儒学不只是《论语》一类,还有易学,有这两大体系。

就易学体系来说也可以再分为两种体系,一是属于形而上的经学一学术化的哲学著作一传世 《易传》和帛书《易传》,二是属于形而下的应用之学一数术化的预测著作一《纬书易》,这两种易说互相渗透,分之而藕断丝连、殊途同归,合之而有形上、形下之别。

孔子重“德义”而轻占筮,这在帛书《易传.要》 中有记载,谓:

子曰:《易》, 我后其祝卜矣!我观亓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乎数,则亓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亓为之史。史、巫之筮,鄉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亓德而巳,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正因为孔子重德轻筮,所以后世儒家只讲《论语》和《易传》,而不讲《纬书易》。不讲归不讲,但不能抹杀《纬书易》是孔子弟子们的作品,因为《纬书易》中有很多“孔子曰”的话语,更何况孔子自己也说“百占而七十当”呢?写“孔子日”,并非象一些人说的是假托,孔子弟子有十多家呀,不是一言堂,上面只说了伦语、倡传、纬书易》 三家,还有多家没下落呢。

(二)孔子“百占而七十当”

孔子五十一向老子学道之后开始学《易》,故文献记载孔子“五十究《易》”、“五十以学 《易》” 及“孔子晚而喜《易》”、“老而好《易》”。 经过刻苦学习,孔子概括出“《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系辞传》)

其对“尚其辞”的解释为:“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孰能与于此。

其对“尚其变”的解释为:“参伍其变, 错综其数,,通其变,遂定天下之文。”“非天下之至变, 其孰能与于此。”又说:

“通变之谓事。”

其对“尚其象”的解释为:

“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其对“尚其占”的解释为: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又说:“极数知来之谓占”, “阴阳不测之谓神 。”

由此可知,《易》 道虽有四,除“辞”之外,其“变”、“象”、 “占”都与数有关。数,就是指筮数的“大衍篮卦术”,即“揲蓍”。《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陈侯使筮之。”杜预注:“蓍曰筮。”又僖公十五年:“龟, 象也。筮,数也。”都指揲薈为求卦方法。《说卦传》 说:“昔者圣人之作 《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瞢。”《系辞传》 记载揲蓍的方法是:“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说明占筮是《易》的基本功能之一。占筮有”什么用呢?范晔在《后汉书方术传序》中说:“占也者,先王所以定祸福、决嫌疑、幽赞于神明,遂知来物者也。”那么其“定祸福”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历法。《说文》: “筮,《易》 卦用著也。”段玉裁注:“《曲礼》 日:‘龟为卜, 策为筮。'策者,蓍也。《周礼.筮人》 注云:‘问蓍曰筮, 其占《易》。” “从竹者,蓍如等也,等以竹为之。”《集韵》、 韵会》、 《正韵》 载:等,亦作算。” 《释文》: “算,字又作等。”《说文》: “算,数也。从竹,从具,读若等。”《仪礼. 乡饮酒礼》:“无等 爵。”郑玄注:“等, 数也。”知筮、策、等、算古互通。《说文》:“等,长六寸,计历数者。从竹从弄,言常弄乃不误也。”由上述可知,筮有二义:第一,古时计数用的工具,竹或蓍草;第二,数也,主要指计算历数之数。所以,筮法就是用竹或著草做筹码进行历数计算的方法。筮法就是推历知时。

正如《礼记. 曲礼》所说:“ 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即指推算历法,使人按“时日”作事。又蓍从耆,耆从老从日,是指让有经验的老人推算“时日”。《史记.五帝本纪》 所言“迎日推策”,即讲筮法,用筹码推算历法日期,可以预先知道节令和时辰将在什么时候到来。历数用于占筮,故朱熹说:“《易经》 本为卜筮而作”,乃是占筮之书,即说明伏羲卦象是一部历书。后来经过文王、周公卦爻辞及孔子<易传》的讲解,加入了“民之故”的解说,成为今天的《倜易》。有人自己不懂大衍之数来源于日月运动规律,就盲目地说《周易》筮法是不科学的,这种主观态度不可取。

那么孔子对《易》 之四道的态度是什么呢?帛书《要》对此有记载,谓孔子“不安亓用而乐亓辞”,即说孔子不安于《周易》的占筮施用,而喜欢《周易》的卦爻辞,因为“尚其辞”是“君子”之事嘛。但孔子“尚其辞”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帛书《要》说:

子贡曰:“夫子亦信亓 (其)筮乎?” 子日:“吾百 占而七十当,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从亓多者而已矣。”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亓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乎数,则亓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亓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

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 乎?吾求亓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由此而知,孔子不是不相信《倜易》的占筮,而是重点在德义。《说卦传》 说:“昔者圣人之作 《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著。”幽,深深也。赞,明白也。《系辞传》 说“阴阳不测之谓神”,“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义配日月”, “日月之道,贞明者也。”所以这里的“神明",是指“日月之道”讲的,即天道。蓍,指筮法、筮数。就是说只有通达明白了天道之数一筮数,才能明了通达于德义。赞而不懂得筮数的人,只是个巫者。

明白了筮数而不能通达于德义的人,只是个史者。史、巫的占筮,向往而没有达到,喜欢它而不把它放在重要地位,即只懂筮数而没有深究其德义。后世的人怀疑我孔丘的,或者就是因为《周易》吧!我求其德而已,即重点是“尚其辞”。乍看之下,卜筮(象数)与义理似乎“不相为谋”,然而仔细推敲一下,所谓“同途”,即是同本同源。所谓“殊归”,即是走向或发展方向不同。所以孔子说我与史巫同路而不同目标。即是说,虽然孔子是重德义的,但仍然以象数为基础,故曰与史巫同路。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yjdj/96779.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虞氏易》存诸家之易注,集两汉易学之大成
《易传》 占筮历——大衍之数
孔子所说,只有明白了象数才能通达于德义
周易学正传之渊源
易学基础
无极
太极
阴阳
三才
四象
五行
八卦
纳音
六十四卦
乾为天
坤为地
水雷屯
山水蒙
水天需
天水讼
地水师
水地比
风天小畜
天泽履
地天泰
天地否
天火同人
火天大有
地山谦
雷地豫
泽雷随
山风蛊
地泽临
风地观
火雷噬嗑
山火贲
山地剥
地雷复
天雷无妄
山天大畜
山雷颐
泽风大过
坎为水
离为火
泽山咸
雷风恒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火家人
火泽睽
水山蹇
雷水解
山泽损
风雷益
泽天夬
天风姤
泽地萃
地风升
泽水困
水风井
泽火革
火风鼎
震为雷
艮为山
风山渐
雷泽归妹
雷火丰
火山旅
巽为风
兑为泽
风水涣
水泽节
风泽中孚
雷山小过
水火既济
火水未济
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国易堂周易预测
国易堂命理研究
国易堂易学培训
国易堂会员中心
生辰八字算命
易经六爻占卜
梅花易术预测
风水布局调整
电脑版       手机版